2024-10-25 05:11:46 | 0533升学网
国家专项计划 具体报考流程各省略有不同,以四川省为例:
1.考生需登录普通高考网上报名系统,按本市州要求在网上填报《四川省普通高校招生国家专项计划考生报考资格申报表》,网上申报截止时间为高考报名确认前。
2.考生在网上完成申报后,按所在市州规定的时间确认并打印《国家专项申报表》,由考生本人及父亲或母亲或法定监护人签字确认。
3.签字确认后,持相关印证材料,原则上于高考报名确认时交本人高考报名点。
4.高考结束填报志愿,国家专项计划单设志愿。军、警院校等有特殊要求的高校的国家专项在 提前批次 录取,也就是志愿设在提前批次,普通国家专项计划在提前批后, 普通本科 批前报考及投档录取,也就是所谓的提前批B。
扩展资料
:
国家专项计划招生条件
国家专项计划招生实施的地区由国家划定,为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县、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以及新疆 南疆 四地州。
报考学生需要同时具备下列三项条件:
(1)符合报考当年 统一高考 报名条件;
(2)本人具有实施区域当地连续3年以上户籍,其父亲或母亲或法定监护人具有当地户籍;
(3)本人具有户籍所在县高中连续3年学籍并实际就读。
也就是说只有户籍在国家划定的国家专项计划实施区域才有资格通过国家专项计划报考。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高校专项计划
高校专项计划的申报流程,比较复杂,一般都是每年的三到四月份,相关高校就会公布招生简章,如果考生符合报名条件,就可以在阳光高考平台上,提交相关的材料。一般在五月份左右高校就会完成考生的申请材料的审核,通过初审的考生可以在对应高校的招生网站或者是阳光高考网报名系统中,查询到初审的结果。有的学校还会要求考生,在高考结束之后,再次参加学校组织的笔试和面试。复试的结果,会在高考出分之前公布,因此,大可不必担心,高考分数不高,影响了高校招生老师对自己的印象。只需要你好好的去参加笔试和面试,不需要有太多的心理负担。
如果考生获得了高校专项计划的招生入选资格,在志愿填报期间,只要是在相应的批次填报学校的志愿就可以了,需要大家注意的是,像天津大学等等这样一些高校,在招生简章里面,还会要求考生必须服从专业调剂,如果不服从调剂,就会失去录取的资格,另外,高校专项计划的要求,除了学籍户籍等等这些要求之外,有的学校还会对考生高中期间的成绩排名有一定的要求,比如中央财经大学在2021年的高校专项计划招生简章中,就明确要求高三学年学习成绩,排在同科类前5%以内,所以,对于一些高校的特殊要求,鉴于我们的家长和考生,还是要特别留意一下招生简章的相关细节规定。
详细流程
1、登录:阳光高考网站: ,点击右侧特殊类型招生信息服务平台进入,选择“高校专项计划招生”
2、注册:首次登陆需要注册学信网账号,注册必须实名,请留家长的常用电话,注册后登录,并选择“高校专项计划招生”
3、填写基本信息:根据左侧列表提示,逐项完成基本信息填写,可能存疑的内容有:
● 考生类型:城市应届、农村应届、城市往届、农村往届四个选项,根据个人情况填写农村应届或农村往届;
● 学科类型:个别省的考生都是“综合课改”
● 照片电子稿:班主任那有毕业证一寸照电子稿,也可以利用“教育考试网”中的“高考报名信息”中的照片。
● 中学信息:例如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江苏清江中学 0533升学网
● 主管教学领导:汤小青 联系电话:咨询各班班主任
● 户籍信息务必与户口本一致,初审结束后会到当地派出所进行户籍审核。
4、填写成绩信息:需要填写的成绩可能包括各学期期末成绩(部分高校要求有单科排名)、英语及选考科目首考成绩、部分高校需要高三最近三次模拟考成绩。关于成绩填写需要关注如下内容:
● 请如实填写各项成绩,由于伪造成绩造成的后果自负;
● 部分高校要求提交成绩单,可根据学校教务处提供的成绩单模板,如实填写个人成绩,并加盖学校公章;
● 成绩来源:教务处已将历次期末考试成绩及最近联考成绩发给班主任,可以到各班班主任处查询;
● 填写单科排名时,高一两次期末考试总人数填写全年级人数,高二以后语文、数学、英语填写全校总人数、选考科目填写相应选考人数;
● 没有开设考试无成绩的科目需要填“无”;
● 参考人数:(根据首考人数确定,可能稍有出入)
清中总人数:752 物理:123 化学:120 生物:472 政治:417 历史:444 地理:640 技术:199
5、填写综合信息:社会实践活动与获奖记录,此处均需要证明材料(荣誉证书之类)。
6、部分高校要求填写推荐信息,没有推荐权限可不填写。
7、志愿填报:完成上述信息填报后,点击“志愿管理”进入下列界面,选择目标高校进行志愿填报。
● 进入高校志愿填报后悔显示该高校“志愿填报说明”,请仔细阅读;选择专业时,部分高校只能选专业大类,在高考志愿填报时根据具体招生计划进行填报;在“是否服从调剂”处,有的高校是默认“是”或者“否”的选项的,请注意查看。
● 检查志愿信息无误后,一定要点击“确认志愿”才算提交成功,提交成功后,系统会提示“志愿确认成功”。
8、下载申请表:每个志愿对应一张申请表,考生下载申请表后,需要本人签字,中学校长签字、盖章。
9、材料上传:根据各高校要求上传所需的材料扫描件,如拍照上传,照片要端正、清晰;
● 上传后点击“完成上传”按钮才能保存成功。上传成功后,等待高校审核,在高校报名时间内,考生可以重新上传申请表。
● 在报名时期间,志愿填报完成提交后如需要修改,可撤销该志愿,重新填报。
10、录取工作:
● 初审:审核通过,名单公示,结果会反馈到学校;
● 部分高校需要组织校测,根据校测结果适当降分录取,请关注各校招生章程;
● 志愿填报:报志愿投档方式为传统志愿, 即大概率只有第一志愿有效,如有申报多个高校通过初审,请谨慎填报;如“高校专项计划”已被录取,将不再参与后续投档,若未被录取,不影响后续的志愿填报与投档。
以上,就是0533升学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国家专项怎么报(高考)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国家专项计划怎么报 报国家专项计划的条件如下: 1.符合统一高考报名条件; 2.本人具有实施区域当地连续3年以上户籍,其父亲或母亲或法定监护人具有当地户籍; 3.本人具有户籍所在县高中连续3年学籍并实际就读。 国家专项计划在本科提前批录取,录取分数原则上不低于招生学校普通类招生所在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对于合并本科录取批次的有关省份,国家专项计划在本科批次前开始投档录取,录取分数不低
国家专项计划怎么申请 申报国家专项计划的流程主要有:1、每年的三月下旬会发布有关高校招生简章;2、四月中旬以前考生完成报名申请;3、四月底以前省市公示基本条件通过审核名单;4、五月底之前高校公示审核通过名单;5、高考出分之前,高校确定并公示最终资格名单;6、高考出分之后,考生填报志愿,高校完成录取并进行公示。 扩展资料 国家专项计划是招生学校为中央部门高校和各省(区、市)所属重点高校,定
国家专项计划的报考条件是什么? 一、国家专项批次是指面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有一定的报名条件,包括: 1、符合当年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报名条件; 2、户籍在贫困县(区); 3、高中三年学籍在贫困县(区)。 二、面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需要经过审批才可以填报。 国家专项计划、地方专项计划和高校专项计划的区别如下: 一、报考条件上的区别 国家专项计划,指定县市
高考疑问:什么样的考生能报考国家专项计划 你好,你的问题回答如下: 1、国家专项计划是针对贫困地区的农村户口的考生。 2、所以城市户口的考生不能参加;只能农村考生可以报考; 3、另外,国家专项计划是国家单独拿出来的招生明额,不占用正常的招生计划。和一本、二本分别录取,互相不影响。 高校专项计划的考生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高校专项计划,又叫做“农村考生单独招生”,是国家为更好地促进教育公
什么是国家专项批 国家专项批次是指面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有一定的报名条件,包括: 1.符合当年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报名条件; 2.户籍在贫困县(区); 3.高中三年学籍在贫困县(区)。 面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需要经过审批才可以填报。 “专项计划”批次面向贫困地区招生,考生志愿分提前批、专项计划本科批、本科一批、本科二批、本科三批、专项计划专科批、专科一批和专科二批八个
高考国家专项计划是什么意思? 高考国家专项计划是指国家对一些特定群体的高考考生进行重点关注、特殊照顾的招生政策。这些特定群体包括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学生、艺术体育特长生、农村学生等。这些考生有可能面临的困难和不公平的情况,通过国家专项计划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平衡和纠正。 高考国家专项计划涉及的政策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加分政策,即在高考成绩基础上给予特定群体的考生额外的分数;二是特殊招生计划,即
三大专项计划报考条件 1、国家专项计划定向招收贫困地区学生。招生学校为中央部门所属高校和各省(区、市)所属重点高校,实施区域为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县、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以及新疆南疆四地州。报考学生须同时具备下列三项条件:符合统一高考报名条件;本人具有实施区域当地连续3年以上户籍,其父亲或母亲或法定监护人具有当地户籍;本人具有户籍所在县高中连续3年学籍并实际就读。 2、地方专项计划定向招收各省(
高考国家专项计划需要什么条件 法律分析: 1、与地方专项计划和高校专项计划不同,虽然国家专项计划全称为“农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但不管是城镇户口还是农村户口,只要考生符合当年统一高考报名条件;本人具有实施区域当地连续3年以上户籍,其父亲或母亲或法定监护人具有当地户籍;本人具有户籍所在县高中连续3年学籍并实际就读的,都可以报考国家专项计划。 2、国家专项计划的条件是什么:第一,国家专
2024-09-20 01:46:11
2024-09-10 20:13:48
2024-06-27 17:19:25
2024-09-19 07:54:15
2024-09-17 11:13:35
2024-09-01 23:2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