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考资讯 > 正文

江苏苏州市小学初中随迁子女积分入学实施细则(试行) 外地人户口没有迁到苏州是否可以参加高考?

2024-10-26 18:43:23 | 0533升学网

江苏苏州市小学初中随迁子女积分入学实施细则(试行) 外地人户口没有迁到苏州是否可以参加高考?很多朋友对这方面很关心,0533升学网整理了相关文章,供大家参考,一起来看一下吧!

本文目录一览:

江苏苏州市小学初中随迁子女积分入学实施细则(试行) 外地人户口没有迁到苏州是否可以参加高考?

江苏苏州市小学初中随迁子女积分入学实施细则(试行)

苏州市义务教育阶段流动人口随迁子女积分入学实施细则(试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规范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入学管理,切实做好流动人口随迁子女入学工作,提高教育公共资源均等化服务效率,促进教育公平和社会和谐,根据《苏州市流动人口积分管理办法》,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 积分入学是根据流动人口参加积分管理累积的分值和当年度公办学校起始年级的可供学位数,分学校按积分由高到低的顺序安排适龄儿童进入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就读的入学管理办法。
第三条 本市市辖区(吴江区除外)流动人口积分入学工作按照“统一领导、以区为主、属地管理”的原则组织实施。
苏州市教育局负责政策制定、工作指导和统筹协调,并组织实施市直属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的积分入学管理工作。姑苏区、工业园区、高新区、吴中区和相城区依据本细则组织实施本区域的积分入学管理工作。

第二章 入学管理
第四条 各区教育行政部门于每年1月1日前向社会公布对流动人口随迁子女开放的公办学校和服务区域。
第五条 各区所辖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的社会事务中心(便民服务中心)于每年1月1日至4月15日(节假日除外)受理流动人口提交的入学申请及各类证明材料,经确认原件属实后,将申请人信息录入“流动人口积分管理信息系统”积分入学一栏,建立积分入学档案,并出具受理回执。已获得起始年级学籍的不予受理。4月30日前,申请人到所辖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的社会事务中心(便民服务中心)签字确认积分分值。
第六条 各区所辖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的社会事务中心(便民服务中心)将入学申请信息按学校分类后交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和区流动人口积分管理办公室。区流动人口积分管理办公室将全区入学申请信息按镇(街道)、学校汇总后于5月10日前交区教育行政部门备案。
第七条 各区教育行政部门根据资源分布情况和户籍人口数量,科学预测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起始年级可提供给流动人口随迁子女就读的空余学位数,于5月20日前上报区政府(管理委员会)和市教育行政部门批准,由市、区流动人口积分管理办公室于6月10日前统一向社会公布。各区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吸纳流动人口随迁子女的比例或数量应逐步提高。
第八条 各区流动人口积分管理办公室分镇(街道)按学校对申请人积分高低进行排名。排名结果经区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和教育行政部门确认后,由区流动人口积分管理办公室于6月15日前将符合积分入学分值要求的入学对象进行公示,公示期不得少于5个工作日。
有异议的,流动人口应于公示期内向区流动人口积分管理办公室提出,区流动人口积分管理办公室应于公示期满后的5个工作日内核实并予以答复。
第九条 各区所辖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的社会事务中心(便民服务中心)于6月30日前向符合条件的申请人发放入学准入卡及入学告知书。
第十条 各区流动人口积分管理办公室和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教育行政部门根据向流动人口随迁子女开放的其他学校的空余学位情况,按积分由高到低的顺序,对未能进入申请学校的流动人口随迁子女进行统筹调剂,于7月5日前公布统筹调剂的学生名单,并向其发放入学准入卡及入学告知书。不服从的不再安排。
第十一条 在当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统一办理入学报名手续前取得住宅房屋所有权证或通过生效法律文书取得房屋所有权(商业、办公、工业用房、车库等非居住用房除外)并实际居住,且符合《苏州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入学工作意见》对房屋相关要求的流动人口不再参加积分管理入学申请,以其合法固定住所为准就近入学。
第十二条 2016年1月1日前已在苏州市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小学和初中学校就读并取得学籍的流动人口随迁子女,在同一学段可不凭积分升入高一年级就读。上述对象中的小学毕业生入读公办初中需重新参加积分管理,申请积分入学。
第十三条 归国华侨、外籍华人、现役军人子女及政府引进的高层次紧缺人才子女来苏接受义务教育的,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执行。

第三章 入学流程
第十四条 每年1月1日至4月15日(节假日除外),参加积分管理的流动人口根据公布的开放公办学校和服务区域,向居住地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的社会事务中心(便民服务中心)提出子女入学申请,申请仅限一所学校,且只能申请起始年级,并填写申请表格。申请人在提出申请后,若居住地发生跨镇(街道)变化(以居住证为准)的,应于4月15日前持初次受理回执,至现居住地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的社会事务中心(便民服务中心)办理手续,重新填写申请表。4月30日前,申请人到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的社会事务中心(便民服务中心)签字确认积分分值。
第十五条 申请子女就读小学的,申请人需提供下列材料:1.居民身份证、婴儿出生证原件;2.居住证原件;3.户口簿或家庭关系证明;4.原幼儿园(看护点)就读证明或幼儿素质发展报告册;5.预防接种证原件。
第十六条 申请子女就读初中的,申请人需提供下列材料:1.居民身份证原件;2.居住证原件;3.户口簿或家庭关系证明;4.学籍卡或原学校就读证明、小学生素质发展报告册。
第十七条 经公示无异议的申请人,于6月30日前到各区所辖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的社会事务中心(便民服务中心)领取入学准入卡及入学告知书。
第十八条 已列入入学名单(包括统筹调剂的)的流动人口根据各区所辖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的社会事务中心(便民服务中心)发放的入学准入卡和入学告知书,到准入学校办理入学手续。未办理入学手续的,视为自动放弃。

第四章 监督检查
第十九条 当年度积分入学工作结束后,市、区两级监察部门会同流动人口管理、教育等相关职能部门,对入学情况进行督查。
第二十条 社会各界及流动人口对有关部门执行积分入学相关规定有异议的,可向所在地的监察、流动人口积分管理、教育等部门提出,由受理单位对异议情况进行核实。反映情况属实的,由受理单位督促相关部门进行整改,并依法提请职能部门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行政责任。
第二十一条 各部门及相关工作人员应遵纪守法,廉洁奉公,认真履行职责,自觉接受群众和舆论监督,不得利用积分入学管理工作收受利益,不得违背客观事实评分排名。监察部门和相关职能部门定期抽查和综合评定各部门积分入学管理工作,处理各类违法违规行为。

第五章 附则
第二十二条 国家和江苏省、苏州市对入学工作有新规定的,按照新规定执行。
第二十三条 苏州市教育局直属义务教育学校的积分入学管理工作依据本细则组织实施。张家港市、常熟市、太仓市、昆山市和吴江区的积分入学管理工作可参照本细则组织实施。
第二十四条 本细则自2016年1月15日起施行。原有的流动人口随迁子女入学办法与本细则不一致的,以本细则的相关规定为准。
第二十五条 本细则由苏州市教育局负责解释。

江苏苏州市小学初中随迁子女积分入学实施细则(试行) 外地人户口没有迁到苏州是否可以参加高考?

2022年外地人户口没有迁到苏州是否可以参加高考?

报考条件】
(一)符合下列条件的江苏省户籍人员,可以申请报名:
1.遵守中华人民共 和国宪法和法律;
2.高级中等教育学校毕业或具有同等学力;
3.身体状况符合相关要求。
非江苏省户籍的来苏务工就业人员随迁子女申请在我省参加高考的,除符合上述条件外,还须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1.在我省取得普通高中学籍并有完整的普通高中学习经历;
2.其监护人在我省有合法稳定职业、合法稳定住所(含租赁)。
在我省普通高中读书的外国籍考生,出示护照和我省公安厅签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永久居留身份证》,且符合我省考生报名条件的,允许其参加报名。
(二)下列人员不得报名:
1.具有高等学历教育资格的高校在校生,或已被高等学校录取并保留入学资格的学生;
2.高级中等教育学校非应届毕业的在校生;
3.在高级中等教育阶段非应届毕业年份以弄虚作假手段报名并违规参加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包括全国统考、省级统考和高校单独组织的招生考试,以下简称高校招生考试)的应届毕业生;
4.因违反国家教育考试规定,被给予暂停参加高校招生考试处理且在停考期内的人员;
5.因触犯刑法已被有关部门采取强制措施或正在服刑者。

江苏苏州市小学初中随迁子女积分入学实施细则(试行) 外地人户口没有迁到苏州是否可以参加高考?

非苏州户籍可以参加高考嘛?

高考报名的条件是什么?哪些人员不能报考?
答:(1)具有我省户籍且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人员可以报名:
①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
②高级中等教育学校毕业或具有同等学力;
③身体状况符合相关要求。
(2)非我省户籍的来苏务工就业人员随迁子女(以下简称“随迁子女”)申请在我省参加高考的,除符合上述条件外,还须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①在我省取得普通高中学籍并有完整的普通高中学习经历;
②其监护人在我省有合法稳定职业、合法稳定住所(含租赁)。
(3)在我省定居并符合报名条件的外国侨民,持公安机关签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永久居留证》,可以申请报名。 0533升学网

以上就是0533升学网为大家带来的江苏苏州市小学初中随迁子女积分入学实施细则(试行) 外地人户口没有迁到苏州是否可以参加高考?,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江苏苏州市小学初中随迁子女积分入学实施细则(试行) 外地人户口没有迁到苏州是否可以参加高考?”相关推荐
苏州随迁子女高考 江苏苏州市小学初中随迁子女积分入学实施细则(试行)
苏州随迁子女高考 江苏苏州市小学初中随迁子女积分入学实施细则(试行)

2022年外地人户口没有迁到苏州是否可以参加高考? 报考条件】 (一)符合下列条件的江苏省户籍人员,可以申请报名: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 2.高级中等教育学校毕业或具有同等学力; 3.身体状况符合相关要求。 非江苏省户籍的来苏务工就业人员随迁子女申请在我省参加高考的,除符合上述条件外,还须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1.在我省取得普通高中学籍并有完整的普通高中学习经历; 2

2024-10-25 11:48:26
随迁子女能否福建高考 速读!福建厦门翔安区秋季随迁子女小学积分入学细则已公布
随迁子女能否福建高考 速读!福建厦门翔安区秋季随迁子女小学积分入学细则已公布

速读!2022年福建厦门翔安区秋季随迁子女小学积分入学细则已公布 【#少儿升学#导语】2022年福建厦门翔安区秋季随迁子女小学积分入学细则已公布,为了方便大家的查阅,下面考网少儿升学频道为您实时做出的更新。 一、基本原则 (一)量力而行、尽力而为。全区划分为五个积分入学片区,按照国家规定的班生额标准提供学位,申请对象根据居住地等情况申请派位。 (二)鼓励长期务工。在积分体系中,鼓励

2024-10-22 18:51:33
随迁子女能否就地参加高考吗
随迁子女能否就地参加高考吗

随迁子女能否就地参加高考吗 一、随迁子女能否就地参加高考,各地政策不同。 二、广东省等大部分省随迁子女能就地参加高考;西藏自治区、青海省等部分省随迁子女不能就地参加高考。 例如: (一)《广东省招生委员会关于做好广东省2016年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报名和建档工作的通知》(粤招[2015]20号)规定: 报考条件: 1.符合下列条件的广东省常住户口的居民,可以报考: ⑴遵

2024-10-22 11:06:00
成都市随迁子女可以参加中高考吗
成都市随迁子女可以参加中高考吗

成都市随迁子女可以参加中高考吗 为有利于保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公平受教育权利和升学机会,有利于促进人口合理有序流动的原则,今日(2012年12月31日),省政府办公厅发布了《四川省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实施方案》,本方案从2014年开始实施,随迁子女可在我省就读地参加中、高考。 具有当地高中阶段学籍和3年完整学习经历可就地参加高考 本次出台的方案,由该方案由四川省教育

2024-10-31 10:12:59
夫妻投靠迁入户口的随迁子女高考政策 哪28个省份实现随迁子女在流入地高考
夫妻投靠迁入户口的随迁子女高考政策 哪28个省份实现随迁子女在流入地高考

夫妻投靠迁入户口的随迁子女高考政策 根据广东异地高考“三步走”方案,2016年起全面放开异地高考,符合条件的普通高中随迁子女可在粤参加高考。昨日,具体方案正式出炉。也就是说,2016年是广东省就读普通高中的随迁子女在粤报名参加高考的第一年。根据省教育考试院发布的最新消息,异地高考报名条件进一步放宽,其中居住证不再要求连续三年,合法租房者也属有“合法稳定住所”。省教育考试院表示,异地高考放开后,

2024-10-22 16:12:40
孩子上高一随嫁到新疆户口迁入可以参加高考吗
孩子上高一随嫁到新疆户口迁入可以参加高考吗

孩子上高一随嫁到新疆户口迁入可以参加高考吗 不可以。 根据《来疆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新疆参加普通高考实施方案(试行)》,条件不够,2016规定来疆务工人员其随迁子女具有初中二、三年级及3年完整高中学籍的,可报名参加高考。 我国省级地方政府每年都会颁布《异地高考方案》,具体要求不尽相同,有些省份条件苛刻,有些相对宽松,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对待。参考如下。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招生办公室、新疆维吾尔自

2024-10-29 01:07:10
随迁子女可以在当地参加高考吗?
随迁子女可以在当地参加高考吗?

上海高考户籍学籍政策 按照教育部的规定,高考报名录取一般按上海户籍为原则进行。 一、首先说一些关于上海市引进人才落户上海的一些看法,就目前形势而言,通过引进人才直接落户上海的高端人才,每个月报进上海各个公安派出所的人,是少之又少,上海市人保局于2014年4月15日发布的《上海市引进人才申办本市常住户口》公示名单中,可以审核同意办理本市常住户口,予公示人员,也就401个主体人员,下一次还不知道

2024-11-03 16:24:15
南安市的随迁子女在泉州市读小学可以在泉州上初中吗?
南安市的随迁子女在泉州市读小学可以在泉州上初中吗?

南安市的随迁子女在泉州市读小学可以在泉州上初中吗? 可以。 就读地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审查学生提供的上述相关证明及学生在当地就读并取得初中阶段学籍的情况,符合以上条件者准予报名。经所在地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审核批准的学生名册须在就读学校向社会公示5日。 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加强统筹协调,明确责任分工,密切协作配合,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发展改革部门要将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教育纳入当地经济社会

2024-10-24 22:58: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