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02 11:10:07 | 0533升学网
自我介绍
首先自我介绍一下,我本科是某二本学院历史学(师范类)专业,英语四、六级均为飘过。一战四川大学中国史,358分,差在了专业课上。今年二战,同样报考四川大学中国史,初试政治69,英语67,专业课268,初试总分404,排名第三,复试总分91.2,排名第二。我自知才疏学浅,所分享皆为自身经历与感受,大家姑妄听之。
2. 院校选择
综合学校、专业、地方、考试范围、真题、自身意愿和实力、报录比、复试分数线、复试刷人比例、最终被录取的平均分这些因素,谨慎选择心仪的院校报考。第一也是最常见的一个误区,认为学校的复试分数线决定了报考难度。只有政治、英语有参考价值(但也分旱区和水区),专业课的分数完全没有意义。不同学校的考试范围、试题难度和给分松紧都不一样,所以你会看到很多985的名校分数低,而普通双非院校反而要370+、380+才能进复试。第二,关于歧视本科出身和跨专业的问题。首先初试的话所有人都是在同一起跑线上,这些都是无稽之谈。复试的话,大家可以根据刷人比例、上岸学生的本专业和本科院校问题做一个判断。(目标院校的QQ群直接咨询学长学姐就好,大部分人都很热情的。)我可以很负责任的告诉大家,四川大学复试很公平,每年都有二三本同学成功上岸的(包括我),川大本校也有落榜的。以去年和今年为例,本专业和跨专业上岸的基本各一半。第三,关于统考还是自命题的选择。近两年来的一个趋势是越来越多之前自命题的学校变成统考。大家如果现在就有一志愿不上调剂去其他院校的想法的话,那就尽量报考313统考的学校吧,因为今年自命题而且分不是很高的调剂特别困难。但是所有人都这么想加上今年统考很多地方并不压分,个人认为自命题的热度可能会下降,如果有把握一志愿上岸的同学可以报考自命题,复习范围会大大缩小。
3. 初试篇
(1)专业课复习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自命题院校一定要多问上岸的学长学姐们的备考经验。四川大学中国史的命题很有特色,例如不考名词解释,注重学术动态,根据几则材料来写小论文等等。所以我们需要针对这些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事半功倍。
基础知识复习阶段(6-7月)。
之前的指定书目是:
1.《中国古代史纲》,张传玺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2.《中国近代史》,李侃,中华书局出版社,2008年;
3.《中国现代史》,陈廷湘,四川大学出版社,2010年。
现在川大中国史并无指定科目,所以这些书目仅仅是个参考。一战完整的过了一遍教材,做了每章的框架。二战没有看教材,跟着上了川流不息去年的录播课程同时再结合长孙博《中国史大纲解析》,粗略的用一个多月的时间过了一遍基础知识。
川大考试重点是宋史、明清史和近现代史,几乎每年都会考一道大题,学弟学妹们一定要多花时间来打好基础。同时用了周予同的《中国历史文选》和微信句读小程序来复习文言文断句和翻译。
学术强化阶段(8-9月):看学术专著、论文,同时上学姐1对1辅导,并认真做了笔记。从先秦到近现代重要的学术问题都有讲授,对于考像川大注重学术动态的学校来说帮助很大,今年题解《朱熹的历史世界》
《东晋门阀政治》、区域史的兴起里柯文、施坚雅等学者和历史碎片化倾向学姐都有讲述过。
阅读了罗志田《再造文明之梦—胡适传》、《乱世潜流》、《裂变中的传承》、
杨天宏《革故鼎新》、
《法政纠结》、
邓小南《祖宗之法》、
等著作,一些之前已经看过,所以看得很快,重点是记观点和创新之处,精读一章即可。论文就是四川大学宋史、明清史和近现代史所有老师近3年的论文,其中罗志田和杨天宏的论文尽量多看。
分题型整理阶段(10到11月中旬):严格按照考试来系统整理简答、论述、题解等题型的作答,其中简答和论述其实区别不大,因为川大每道题的分值都很大,唯一的区别可能就是字数。简答一般在300-400字,论述在400-500字。还要看分答点,40分至少答4段,50分至少5段。题解把18、19、20年考过的真题排除在外,整理了20多个常见的古籍介绍。小论文写了13-18年的真题,13和14年的真题在知网搜集了一些相关论文来撰写,后面的都是自己独立完成,一定要符合学术规范,要有标题、摘要和关键词,多分段落。
模拟冲刺阶段(11月中旬到考前):背诵自己整理的题目,严格控制时间进行模拟,坚持花上午3个小时来完整做一套真题,如果觉得题还不够可以买几套直系师兄师姐出的预测题来练笔,去年我买的是有八套预测题,都有详细的答案解析。建议大家至少模拟一两次,可以发现很多问题。考前一个月是心态崩溃的高发期,学弟学妹们切记要调整好心态,相信自己必胜,轻装上阵即可。
(2)公共课复习
政治、英语我考得很一般,也没有太多的经验分享给大家,但是也在此简单说一下备考心得和教训吧。说来惭愧,这两门都没有我去年考得高。但我认为自己没有退步,有客观形势的原因在内吧。(政治今年四川考生普遍感觉压分,并且比较严重。考完我对了选择答案,选择题分数41—43,马原大题原理也写对了。我估了80分,成绩出来后真的是大吃一惊。英语阅读和翻译比去年都要难一些。)政治去年9月开始,从技巧班开始,全程跟腿姐上课。选择题做了肖秀荣的1000题
、腿姐的《30天70分刷题计划》
、肖八、腿四、徐涛八套卷、肖四、米鹏六套卷和三套卷
。大题跟着腿姐的押题班结合肖四背诵。向学弟学妹真心推荐腿姐的课程,非常实用、应试技巧很高,让大家花最少的时间赢得最高的分数。政治得选择题者得天下,大题考前一个月背腿姐押题和肖四足矣,不建议大家花太长时间在政治大题上,因为不可控因素很多。英语从6月开始,每天背单词,用新东方乐词APP和朱伟纸质版的真题5500词来背。今年基本跟着何凯文上课(阅读、翻译、作文),完型听了刘晓燕的,新题型跟着新东方刘琦。真题从2000年到2020年刷了两遍(除作文),05年以后的阅读做了三遍。最推荐的是何凯文的三步法阅读、点睛班作文和刘琦的新题型。后期一定要花3个小时模拟做真题,至少两次,注意做题顺序和时间分配,不然考场上要吃大亏。
4.复试篇
川大中国史是古代史、儒学、历史文献学、历史地理学一组,近现代史和专门史一组。我们这组12人,近现代史8人,专门史4人。上午9点都进入了候考室,老师操作电脑生成复试顺序。9点半正式开始,一个人大概20到30分钟,短点的也有10几分钟。我是第五个,面试时长大概有25分钟。复试有三部分组成,首先是5分钟的自我介绍,然后是抽题环节,1到16任选一个数字,当时我抽的根据以下材料谈谈你的认识和理解。内容是:鲁迅说过:中国人性情是总喜欢调和、折中的。譬如你说,这屋子太暗,须在这里开一个窗,大家一定不允许的。但如果你主张拆掉屋顶,他们就会来调和,愿意开窗了。没有更激烈的主张,他们总连平和的改革也不肯行。(我从网上找到了原文)最后是自由提问环节。两位女老师分别问了我,都是从自我介绍里提问的,分别是近现代史你认为的热点问题、介绍城市史的一个领域和毕业论文的学术价值。没有对英语的考察。 谈一下经验。最重要的是自我介绍,一定要注意老师可能会从你写的哪里提问,我当时说我经常关注近代史研究、中国史研究动态、历史研究等主要刊物,老师就提问了你认为的学术界热点问题。研究规划里说我想研究中国城市史,老师就问了城市史的一个领域。其次本专业的一定把毕业论文的相关问题准备好,也不难,和毕业答辩很相似。最后如果线上复试,切记提前调试好网络,面试中途断网的话很影响成绩,而且也影响你心态啊!(川大近现代史和专门史的老师都很仁慈,不会为难你的,学弟学妹们不要紧张,好好准备再认真回答就会有好结果的!)
5.结语
以上分享皆为一家之言,学弟学妹或可借鉴,但应结合自身情况积极调整,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复习方法。最后嘱咐大家,切记调整好心态,不要患得患失,决定考研之后就要相信自己一定可以上岸。只要我们坚守内心,努力拼搏,历尽千帆过后,终能得偿所愿。
祝大家金榜题名。加油!
一、个人情况
我本科就读于福建省的一所双非学校,专业是编辑出版学。大学期间,上课看小说睡觉,妥妥的学渣一名。我是毕业后考研,一战西安交大失利,二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成功上岸。我的初试成绩是英语二75,政治69,专业课一120,专业课二122。
一战出考研成绩的下午,哗啦啦地哭了一顿之后我就决定二战了。选择困难症的我花了两个月时间,直到5月份才选择了中科大。
我选择中科大,首先是因为我有名校情结。对我来说,如果考一所普通的学校,那我将毫无奋斗的动力(个人选择,没有说普通学校不好的意思哈)。其次,我考虑的是真题与我的契合度。我觉得中科大的题目,偏基础但也有一些比较有意思的题目。最后,我考虑的是地域因素,合肥离福建也不算太远,算是可接受的范围内。
为什么选择中科大?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简称中科大,位于安徽省合肥市。中科大由中国科学院直属,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位列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211工程、985工程,首批20所学位自主审核高校之一,C9九校联盟之一。
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QS世界大学排名、U.S. News世界大学排名、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是四大国际公认权威的世界大学排名榜。2020年最新公布的榜单中,中科大在其中三个榜单中都跻身前100。但对中科大这样的理工学校来说,新闻与传播的学科排名的确不是很好,相对于老牌新传名校确实不占优势。但依托中科大这个平台,科大新传有着独特的研究方向,有着较大的发展潜力。
近年来中科大新传越来越热门,报考人数也越来越多。不仅竞争对手人数增多,而且生源也在质量提高。据我了解到的,报考学生有中科大本校,还有一些其他985和211的。科大的招生人数也飘忽不定。2019年统招人数是36,2020年降到了28人(这年因为一志愿录取人数不满,进行了校内调剂),2021年统招人数是51,但2022级的统招人数依然是迷。
二、政治备考经验
政治:
基础:暑期+九⽉份(徐涛精讲课+徐涛精核⼼考案+1000题)
政治复习时间是从暑假开始的,因为跟的是徐涛的课程,
所以买了⼀本徐涛的核⼼考案,
看着讲义听课,边听课边做笔记(有的同学也买肖⽼的讲义,但是我觉得那本讲义所涉及到的知识太多了, 不适合建⽴知识框架,因⼈⽽异),在暑假期间学完了近现代史+⻢原,主要是注重政治知识框架的建⽴,没事的时候会在⽩纸上画知识框架,政治知识点⽐较琐碎,归纳起来⽐较好记忆。
⻢原部分,建议这⼀部分⼀定要听课,⻢原部分注重理解,并且这部分⼀定要理解,后期做题会很 顺畅。
⽑概+近代史部分,建议先学完近代史,再学习⽑概,按照时间轴来整理知识框架。
思修部分,建议不⽤听课,直接做1000题,不懂的查⼩⻩书。
后期:10⽉份—考试(腿姐冲刺背诵笔记+肖四肖⼋+徐涛模拟卷
+腿姐模拟卷+肖⽼唯⼀⼀节直播课)
⾸先⼜做了⼀遍1000题,
然后翻看了⼀下徐涛的⼩⻩书,在脑海⾥或者⽩纸上画知识框架,10⽉份没有背政治,主要是在做题和建⽴知识框架的过程中不断的巩固。到了后期冲刺背诵笔记出来后, ⼜稍微背了背腿姐的冲刺笔记,
背诵⽅法主要是:合上冲刺笔记后,能复述出所背章节的框架和⼤致内容。
选择题部分:前期⼤部分的时间其实都是在帮助我们提⾼选择题的分数,得选择题者的⾼分,我的政治选择题考后对完答案之后好像就错了两个题,所以才会取得那么⾼的成绩,⽽且选择题中热点会占⼀定⽐例,后期腿姐会出⼀节直播课,直播课上会讲热点考题,建议把直播课看⼀遍。选择题的答题技巧⽅⾯,需要你后期在练习的时候⾃⼰去找感觉。
⼤题部分:对于时间不够的同学来说,平时的背诵中完全不⽤理政治⼤题,等到肖四出来之后只背肖四就⾏,但是当时我还买了徐涛的考前预测必背20题,
因为肖四的⼤题答案其实写的不是很具有条理性,需要⾃⼰找点归纳,增强可背性,但是徐涛的必背20题⽐较具有条理性,背诵起来⽐较舒服,所以我是两者结合进⾏背诵的。⽽且徐涛的必背20题很多,⽐肖四要多,还是建议背肖四就⾏,学有余⼒背诵徐涛。背诵⼤题的时候不要想着会出现原题,虽然2021政治考题肖⽼再次封神,但是你要知道你背诵的东⻄只是在考试中会⽤到的答题的语料。
考试特点:政治是短期可以提⾼的,⽽且你也会发现其实⼤部分分数是在后期的复习中拿到的,不要讲什么“政治对理科⽣⼀点都不友好”这种⻤话,后期11⽉后好好冲刺,极有可能从⼩渣渣变成80+⼤神,所以政治⽅⾯不必担⼼,政治的复习也⽐较轻松,后期对于零碎知识点的记忆,建议听腿姐的带背录⾳或者徐涛的录⾳,这些都是可以是⾛在路上听的,不会浪费时间,你只需要认真听⼀听,对相应的知识点有印象就⾏,每天吃饭排队的时候刷⼀刷新闻,对政治导向有所认识就⾏。另外还有徐涛的公众号可以关注⼀下,后期他也会有⼤题带背,可以吃饭的时间记⼀记就⾏。hhhhh分给政治的时间都是边⻆料。
其他:
对于刷题app,有些⼈在微信中发现⼀些刷题app,我也有买过,但是感觉效果不是很⼤,我也是偶尔吃饭排队或者睡前刷⼀刷题,没刷⼏套。这个因⼈⽽异吧。
对于模拟卷,除了肖四之外,其他的模拟卷我都只做了选择题,当时买了⼀堆模拟卷,但是时间来不及,最终做的只有徐涛模拟卷+腿姐模拟卷+肖四肖⼋,特别是肖四肖⼋要多做⼏遍。
英语备考经验
首先,阅读,我推荐大家看唐迟老师的阅读课,
大概3-4月份即可以开始做真题,先从比较老的年份的真题开始(如2005年),先用这些题来练手,因为相对来说近10~15 年的真题更为重要。另外,注意要在掌握正确方法的前提下去做真题,不然就是浪费真题,做完真题以后要仔细分析,把真题吃透,而且真题至少要做2~3遍,笔者总结的吃透文章四要素:①通篇无生词;②理解长难句;③了解文章结构;④正确与错误选项无疑惑。只有做到这四点才算把真题吃透,不然只做题对一下答案起不到复习效果,下图是笔者研究真题时的笔记。
其次,作文,对于英语底子不好的同学,作文应该尽早准备,因为作文的分数相对来说更容易拿,而且分值比较高、付出与回报是成正比的,它不像翻译那么难,即使认真准备了也不一定能拿到比较高的分数,所以越早准备作文,最后你作文得分越高。我建议大家看石雷鹏和周思成老师的写作课程,尤其是石雷鹏老师,上课幽默风趣。
讲完阅读和作文,就轮到被笔者喻为 “ 私生子 ” 的完型和新题型,这两部分最大的特点是:在方法正确的前提下,一般不需要花太多的时间,就可以获得一个相对较好的分数。
首先,新题型,我建议大家看宋逸轩老师和有道考神赵楠楠老师的课程,先学习正确的解题方法和套路,然后做真题、研究真题,掌握真题中常见的出题套路,找到选项你原文的对应关系,下图是笔者分析新题型的笔记。
其次,完型,我建议大家看新东方易熙人老师和宋逸轩老师的课程,然后把真题反复多做几遍,吃透真题,你基本上可以拿到6~7分的保底分数。
最后,被笔者喻为 “ 弃子 ”的翻译,为什么把它喻为 “弃子”?因为我在复习过程中,发现翻译难度对我来说比较大,付出与回报不出正比,所以在复习过程中,我选择了“躺平”,最后在考试的时候我确实也没有时间做,所以考试的翻译我压根没动笔。如果你英语底子比较好,翻译也可以积极准备,这个要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在精力有限的情况下,我个人觉得应该优先把前面几个题型抓住,这样复习更为合理、更高效,并且更有利于应试。翻译课程我推荐考虫李大元老师,这个老师讲的还不错。
专业课备考经验
2021参考书目
2021中科大新传参考书新增三本 (标红为2021新增)
334:
《新闻理论十讲》,陈力丹,复旦大学出版社,第1版,2020;
《新闻报道写作-理论、方法与技术》,刘冰,南方日报出版社,第2版,2012;
《当代新闻学核心》,卡琳·沃尔-乔根森,托马斯·哈尼奇编著,张小娅译,清华大学出版社,第1版,2014;
《大众传播理论:范式与流派》,刘海龙,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1版,2008
440:
《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沃纳小赛佛林,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第5版,2006;
《传播学研究理论与方法》,戴元光,复旦大学出版社,第2版,2008;
《中外新闻传播史》,刘笑盈,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第3版,2017; 0533升学网
《传播理论导引:分析与应用》,理查德·韦斯特、林恩·H·特纳,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第2版,2007
中科大的参考书分数占比较大,但科大每年9月中下旬会换3-4本书,科大要求你在3个月左右的时间,快速掌握新书的知识点,同时旧书的知识点也不能疏忽。以去年为例,换的3本书都是超过500页的,巨厚!不仅厚,还难读。
《当代新闻学核心》就是那种你讲得都对,但你讲了什么我都忘记了的书。科大的参考书目与其他学校重复率极低,很多都是国外大佬的著作,写作风格与国内的教科书完全不同,主要是以思辨为主,有些问题课本上也没有明确的答案。
而且去年9月中下旬加入了《中外新闻传播史》刺激吧!3月中外新史速成!《传播理论导引:分析与应用》也都是一些没听过的理论,比如适应结构化理论,关系的辩证法理论,传播隐私管理理论等等。不过幸好是刘海龙老师翻译的,还比较好理解。对于新书,要尽快做出属于自己的笔记,建立框架意识,背是来不及的,记一些关键词吧!
专题
准备科大的新传,光书本上的知识还不够。在7-8月的时候,应该自己把专题整理好,因为9月份中的时候换了几本书,这时候看新书都来不及呢~除了论述题会考专题知识,作文题也是在含蓄地考专题热点。
除了自己整理专题,在9月-10月我也会跟着进行补充自己忽略的或是前沿的一些热点专题。千万不要忽略对专题的学习,一些常见的专题如客观性、伦理失范,新闻反转、虚假新闻等等都是必备的。
新闻实务
消息改写是每年必考的题型。从7月中开始,基本保持每周一篇消息改写的练习。除此之外,新闻评析、新闻策划等也都必须拿下,近3年都考过。
新闻策划我是在出大纲之后,草草地练习5篇左右就上考场了,学弟学妹们要引以为戒。去年,新闻实务的题量扩大为2题,分数占比是55分,新闻实务也必须重视哦!
三、写在后面
出成绩的那一晚刚好是凌晨,我颤抖地双手在网页上输入了准考证号,看到了成绩那一刻,我眼泪瞬间就夺眶而出,长这么大第一次感受到了喜极而泣。尽管我没有考上4百加的分数,但这个成绩已经出乎我的意料了。
那一夜,我又失眠了……两年了,我终于快跑向了我的终点了。喜悦,焦虑,不甘各种复杂的情绪将我包裹。两年来,我经历了很多痛苦和很多睡不着的夜晚。这些经历将使我更懂得自律,也更加珍惜来自不易的学习时光。考研,不仅是个同学习斗争,也是个同情绪斗争的过程,不要将悲观情绪过于放大,就让我们奔跑吧,忘记一切,奔赴各自的终点。
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同济大学,四川大学,东南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天津大学,山东大学,厦门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吉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中南大学。
第一阶梯清华和北大。这是大家所公认的中国最高学府,不过多解释。而且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从小就耳熟能详的两所学校,考上清华北大是大多数人曾经有过的梦想。只不过随着时间的流逝,逐渐发现只有极少数人才能走进这两所高校。
第二阶梯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共七所高校。这七所高校属于C9联盟,考取的难度非常高仅次于清北。而且这七所高校都是 985、211工程 大学,同时也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
第三阶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同济大学,南开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均为国家重点建设高校,位列国家985工程,211工程, 双一流建设高校 ,也只有高考学霸可以成功上岸。
第四阶梯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天津大学,中山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东南大学,厦门大学,华南理工大学。这八所学校无论是从实力排名上来看还是地理位置上都是极具 优势 的,而且均为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
第五阶梯四川大学,山东大学,吉林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南大学。这几所学校,有三所以省份命名的高校如四川大学,山东大学,吉林大学,实力也排在985前列。中国人民大学的难度也很大,为我国教育部直属院校。这几所学校均为985工程,211工程以及双一流建设高校。
第六阶梯北京协和医学院位列医药类大学排名第一,医学类院校中当属翘楚。该院校是我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直属的唯一一所医科全国重点大学,与中国医学科学院实行院校一体的管理体制,是中国国家级医学科学学术中心和综合性科学研究机构。是国家首批“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第七阶梯排名虽不在前26位,但考取的难度依然很高的还有财经和政法院校,具体包括的大学有上海财经大学,位居财经类大学排名榜首,中国政法大学,位列政法类大学排名榜首。
以上就是我国最难考取的二十几所高校的分布情况。
以上就是0533升学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四川大学中国史考研经验? 中国“最难考上”的26所高校,可分为几个阶梯?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国防科技大学录取分数线2023广西 2023年国防科技大学提前批各省录取分数线如下: 1、国防科技大学在湖南录取分数线:物理类621,历史类561。 2、国防科技大学在广东录取分数:物理类629,历史类583。 3、国防科技大学在江西录取分数:理科622,文科595。 4、国防科技大学在内蒙古录取分数线:提前批A理科,最低分549,最高分651;文科,最低分547,最高分
天津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考研经验? 管理与经济学部的大部分专业(管理科学与工程,管科(保密),系统工程,工业工程专硕,物流工程专硕,金融专硕,工商管理学硕等)都是可以选择 英语+政治+数学+运筹学来作为初试科目,而且上述专业的复试的项目也都是一样的,并且是一起进行的,所以复试的东西也基本通用,复试分为管理学基础的笔试,英语面试,专业综合面试三部分,这三部分中,只是专业综合面试问题些许不同,其余
中国“最难考”的985大学可分为几大梯队? 中国“最难考”的985大学可分为几大梯队? 每年等到高考结束以后,大家热议的话题就是高考成绩,然后就是报考院校其实在这种情况之下报考院校是一个非常谨慎的过程因为有些考生考出一个非常不错的成绩但是他在报院校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因为不了解院校到底是什么样的水平也不知道自己的成绩能不能考上这样院校就盲目的报名在这种情况之下,就会导致一些不必要
中国“最难考”的大学可分为几个梯队? 校友会和软科每年都会公布大学排行榜,从这两个排行榜上就可以看出高校与高校之间的差距,对于位于排行榜顶层的大学是考取难度最高的,虽然如今读大学可不是什么难事了,但是要想考上一所类似于清华北大的985大学,则是充满难度,那么,你们可知道中国最难考的大学有哪些呢? 其实我国最难考的大学共有这44所,可划分为8个梯队,排名不分前后,都是考取难度很高的大学,有
中国“最难考”的985大学可分为几大梯队? 中国“最难考”的985大学可分为几大梯队? 每年等到高考结束以后,大家热议的话题就是高考成绩,然后就是报考院校其实在这种情况之下报考院校是一个非常谨慎的过程因为有些考生考出一个非常不错的成绩但是他在报院校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因为不了解院校到底是什么样的水平也不知道自己的成绩能不能考上这样院校就盲目的报名在这种情况之下,就会导致一些不必要
09年湖北高考录取分数线 代号院校名称理工类文史类 1000北京大学662600 1001北京大学医学部653 1010中国人民大学642582 1020清华大学661598 1040北京外国语大学543527 1050北京语言大学547541 1060南开大学613522 1070天津大学588 1080大连理工大学541 1090吉林大学540530 1100复旦大学
中国大学三本排名 华北地区 北京三本首都师范大学科德学院北京化工大学北方学院北京工商大学嘉华学院 专科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华北科技学院中国防卫科技学院北京青年政治学院 天津三本天津商学院宝德学院天津师范大学津沽学院南开大学滨海学院 天津外语学院滨海外事学院 专科天津城市建筑学院中国民用航空学院天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河北三本河北大学工商学院燕山大学里仁学院石家庄经济学院华信学院 专科石
中国十大军校排名及录取分数线 军校录取分数线在500——600分之间,最低分数是480分。 国防科技大学,国防科技大学全称叫做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是一所由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主管的军校,位于湖南省长沙市,是一所综合性公立大学。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是国家“211工程”、军队“2110工程”和原总后勤部“530工程”重点建设院校,同时也是首批
2024-09-20 01:46:11
2024-09-10 20:13:48
2024-06-27 17:19:25
2024-09-19 07:54:15
2024-09-17 11:13:35
2024-09-01 23:2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