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役军人子女小学入学有政策吗相关内容,小编在这里做了整理,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关于现役军人子女小学入学有政策吗信息,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本文目录一览:

现役军人子女小学入学有政策吗
现役军人子女小学入学享有优惠政策,可以直接就近入学,无需参加择校。同时,在户籍迁移、升学转学等方面也享有优惠待遇。
按照国家政策,现役军人及退伍军人子女在小学阶段享有优惠政策,可以直接就近入学,无需参加择校。这项政策旨在为现役军人及其家属提供更加便捷、贴心的教育服务,缓解军人家庭子女入学难的问题。此外,在户籍迁移、升学转学等方面,现役军人子女也享有一定的优惠待遇。比如在户口迁移时,子女可按照原籍所在地户籍管理部门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减轻了家长的负担;在升学转学时,也可以享受相应的政策优惠。需要注意的是,实行这些优惠政策的地区和具体政策可能存在差异,家长在申请时应该详细了解当地政策规定,提前准备相关材料,以便顺利享受相关政策待遇。
除了小学入学政策外,现役军人子女还能享受哪些教育优惠政策?除了小学入学政策外,现役军人及退伍军人子女在教育方面还可以享受以下优惠政策:1. 免试入读重点中学:现役军人子女可直接就近入读重点中学,无需参加择校,也不需要参加中考。这项政策帮助军人家庭子女更好地融入当地社会,获得更好的教育资源。2. 高中阶段生活补贴:现役军人子女在高中阶段可以申请生活补贴,用于支付生活费用和学习用品等。这有助于军人家庭化解经济压力,更好地支持子女的学习和成长。3. 上大学享受加分:现役军人子女在高考中可以享受一定的加分政策,有助于提高他们的考试成绩和录取几率。同时,退役军人子女在报考公费师范生、公费医学生等专业时也享有一定的加分政策。
现役军人子女在教育方面享有许多优惠政策,这是国家对军人及其家庭的一份关怀和尊重。军人家长应该详细了解相关政策规定,积极申请相关优惠待遇,为子女的学习和成长提供更好的支持。
【法律依据】:
《优抚对象及其子女教育优待暂行办法》第一条 本办法的优待对象包括:退役士兵;残疾军人、烈士子女、因公牺牲军人子女、一级至四级残疾军人子女、现役军人子女。

辽宁地区满、蒙、回族考生高考能获得加分吗
会的,但必须满足一个条件,你必须在念书的地方是:少数民族省·市·县。镇·乡。 辽宁省2008年高考加分政策详细说明
2008年04月30日 10:23 沈阳网-沈阳日报
高考时,退出现役的考生将优先录取;自谋职业的退役士兵,录取时总分加10分……4月29日,记者就2008年高考有关优先录取、加分等政策采访了省招办相关负责人。
四种情况优先录取
根据2008年辽宁省高等学校招生简章的规定,在高考录取时,凡具备四种情况之一时,在与其他考生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即:退出部队现役的考生;散居在汉族地区的少数民族考生;高中阶段被评为省级三好学生、省级优秀团员的应届毕业生;残疾军人(人民警察)、因公牺牲军人(人民警察)子女、一级至四级残疾军人(人民警察)子女,驻边疆国境的县(市)、沙漠区、国家确定的边远地区中的三类地区和军队确定的特、一、二类岛屿部队的现役军人子女。
四种情况可低10分调档
凡烈士子女;归侨、华侨子女、归侨子女(由省侨办统一开具“三侨生”证明信)和台湾省籍考生,录取时,总分低于所报学校调档分数线10分以内的,可提供档案,由学校审查决定是否录取。
六种应届生总分加10分
凡是有下列六种情形之一的应届毕业生,录取时总分将增加10分,按考生志愿投档,由学校审查决定是否录取。
在高级中等教育阶段被评为省级优秀学生,被评为省级优秀学生干部和优秀团干部,获得全国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省赛区一等奖或全国决赛一、二、三等奖,获得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含全国青少年生物和环境科学实践活动)、“明天小小科学家”奖励活动或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一、二等奖,在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或国际环境科研项目奥林匹克竞赛中获奖者,参加重大国际体育比赛或全国性体育比赛取得前六名(列入国家体育、教育行政部门竞赛计划的,有等级制度标准的项目),以及,获国家二级运动员(含)以上称号,且在报考当年通过省级招生考试委员会会同体育行政部门统一组织的测试并被认定的考生。
特殊情况的加5-20分
自谋职业的退役士兵,录取时总分增加10分,按考生志愿投档;在服役期间荣立二等功(含)以上或被大军区以上单位授予荣誉称号的退役军人,录取时总分增加20分,按考生志愿投档,由学校审查决定是否录取。此类考生由省民政厅统一审核认定。
喀左、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和新宾、清原、凤城、岫岩、宽甸、北宁、本溪、桓仁满族自治县的少数民族考生,录取时总分增加5分,按考生志愿投档,由学校审查决定是否录取。此类考生资格由省公安厅统一认定。“双语”教学的民族中学毕业的朝鲜族和蒙古族考生,录取时总分增加10分,按考生志愿投档,由学校审查决定是否录取。此类考生资格由省教育厅统一审核认定。
省招考办相关负责人指出,各种按政策加分、降分提供档案的考生,只能享受一种,其它加分、降分政策不可兼得。按政策享受加分或降分的考生,在各录取分数段上均享受同样的待遇。凡符合加分、降分条件的考生名单,必须于高考前向社会公示,公示时间截止到5月25日,未经公示的考生不得享受相关照顾项目分值。
本报记者 李海英
更多高考信息请访问:新浪高考频道 高考论坛 高考博客圈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报考沈阳体育学院必须要有国家运动员证书么
1.调档比例 根据生源省份的调档规定和报考我院的生源等情况确定投档比例,原则控制在我院录取省份招生计划数的100%-120%以内(我院在辽宁省招生的
体育教育和社会体育专业的投档比例为100%),进档考生原则上以考生填报专业的顺序择优录取确定每位考生的专业,各专业志愿之间没有分数级差。 2.身体健康状况要求 按照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执行。 3.院校志愿录取办法 具体表述符合以下要求: 在同批录取学校控制分数线以上,按考生志愿顺序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 4.对加分或降低分数要求投档考生的处理 凡按政策规定加分投档考生,承认各地的加分政策,按加分后的投档分数录取;对降分投档考生,按高考实际分数录取;在分数相同的情况下,优先录取相关科目分数高的考生(英语专业考生参考英语成绩)。 5.进档考生的专业安排办法 第一志愿考生生源充足时,只录取第一志愿考生,按照考生专业志愿从高分到低分录取。第一志愿考生生源不足时,录取非第一志愿考生。录取时按考生专业志愿顺序根据各专业缺额情况,从高分到低分录取,额满为止。 6.我院体育教育专业、社会体育专业和
休闲体育专业承认辽宁省的体育考试成绩,录取时,按文化课成绩除以7.5,加体育成绩所得的综合成绩从高到低择优录取。 7.单独招生专业工作程序、日程安排及录取办法 单独招生专业:
运动训练专业、
民族传统体育专业 1)报名条件 a、考生须达到二级或二级以上运动技术等级标准; b、应、往届高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历者; c、考生年龄不超过22周岁(一级以上优秀运动员可放宽到35周岁); d、符合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的体检要求。 2)报名要求 考生本人须到我院现场采集照片,并提交以下材料: a、《沈阳体育学院单招专业报名表》(报名前到我院招生网站下载打印); b、《沈阳体育学院单招专业考生体格检查表》(报名前到我院招生网站下载打印); c、运动员等级证书原件及复印件; d、近两年运动成绩证明原件及复印件; e、学历证明(应届毕业生由学校出具证明,往届毕业生交毕业证书复印件,复印件需加盖学校公章); f、户籍卡复印件及身份证复印件; g、考生必须向我院招生办提供2009年全国统一高考考生号(到本人户口所在地招生办公室办理)。未办理考生号者各省、市、自治区招办不予备案,我院也不予录取; h、考生报考专项以运动技术等级证书为准,不予改动。 3)报名时间、地点 时间: 3月1日—3月20日 地点:沈阳体育学院招生就业处 4)考试时间、地点和内容 体育考试时间:5月4日—7日 体育考试科目:专项技术 文化课考试时间:5月9日—10日 文化课考试科目:数学、语文、英语、政治 考试地点:沈阳体育学院 5)面试时间及要求 凡报考我院运动训练和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考生须参加5月4日—10日的面试。未参加面试者不予录取。 6)免试条件 (1)申报材料时间:2008年3月1日-10日 (2)申报材料地点:沈阳体育学院招生办公室 (3)免试条件 a、运动成绩优异,曾获全国体育比赛前三名、亚洲体育比赛前六名、世界体育比赛前八名和获得球类集体项目运动健将、田径项目运动健将、武术项目武英级和其他项目国际级运动健将称号; b、高中毕业或具有同等学力; c、办理正式招收手续、工资关系在体育系统运动队且工资实行运动员基础津贴和成绩津贴(不包括职业运动员)。 (4)申报材料 a、《2008年优秀运动员免试进入高等学校学习审批表》(到我院招生网站下载打印); b、高中毕业证书复印件或同等学力证明; c、国家体育总局相关运动项目管理中心出具的运动成绩证明。 (5)办理程序 a、符合条件的优秀运动员通过组织推荐或自行联系申请就读我院,并取得我院同意; b、有免试进入我院学习意向的优秀运动员,须参加其户口所在地省级招办统一组织的高考报名; c、申报免试入学的优秀运动员应向所在基层单位提出申请,经所在单位同意后,填写《2009年优秀运动员免试进入高等学校学习审批表》,报省(区、市)体育局人事教育部门; d、各省(区、市)体育局人事教育部门,对优秀运动
0533升学网以上就是现役军人子女小学入学有政策吗全部内容了,了解更多相关信息,关注0533升学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0533升学网:
www.0533.net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