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考资讯 > 正文

安徽高考改革大致方案(高考改革到底从哪一年开始实行?)

2024-12-02 22:14:08 | 0533升学网

今天0533升学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安徽高考改革大致方案(高考改革到底从哪一年开始实行?),希望能帮助到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一览:

安徽高考改革大致方案(高考改革到底从哪一年开始实行?)

安徽2017高考改革大致方案

  • 安徽高考政策

高考成绩依然750分

我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包括合格性考试和等级性考试两类。语文、数学、外语、技术(含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体育与健康、艺术(或音乐、美术)6门科目只设合格性考试;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门科目分设合格性考试及等级性考试。等级性考试的成绩将换算成分数,纳入到高考总成绩中。

从昨日公布的征集草案来看,改革后我省高考总分依然是750分,计入总分的科目是六个科目。其中语数外分别为150分,剩下另外三个科目满分分别为100分。不过和现在不同的是,语数外之外的三个科目可以由考生自由选择。

  • 安徽高考改革

考试时间 地理生物可在高二考

根据意见,对于合格性考试,高一年级第二学期末学生可以在地理、生物、技术(含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3科选择1~3门参加考试。高二年级第二学期末学生必须完成语文、数学、外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技术(含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10门科目的合格性考试。合格性考试科目不合格的学生,可以在高三年级上学期高考报名前参加1次补考。 0533升学网

在通过合格性考试后,考生才需要面临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门科目的等级性考试,而等级性的成绩会折算成分数,纳入高考总分中。考生可以选择在高二年级参加地理、生物的等级性考试,也可以将地理、生物两科放在高三结束和高考一起考。但是如果高二年级考过地理、生物了,那么高三结束时就不能再考一次。

  • 安徽高考考试科目

考试科目组合有20种

以现在的高考考试制度看,考生的选择只有两种,一种是文科即语、数、外、政、史、地,一种是语、数、外、理、化、生。但是改革后,考生纳入到高考成绩里的6个学科选择,排列组合将多达20种。

根据新的改革方案,通俗意义上的高考,考生必考的3个科目是语、数、外,但是剩下的政、史、地、理、化、生6个学科,考生却可以从中自由选择3个科目,参加学业水平测试等级性考试,然后成绩折算后,和语数外3科一起纳入到高考总分中。

  • 安徽高考成绩呈现

细化为21个等级赋分

合格性考试成绩因为不纳入高考总分,对考生影响不大。语文、数学、外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技术(含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10门科目合格分数线,以卷面成绩划定。各科目合格性考试成绩的“不合格”比例控制在3%以内。

等级性考试才是考生关注的,其成绩使用也较为复杂。首先,等级性考试成绩以等级呈现,按参加考试的考生总数的相应比例,由高到低划分A、B、C、D、E五个等级。各等级人数所占比例依次为:A等级15%、B等级30%、C等级30%、D、E等级25%。考生的成绩等级确定后,下一步就是按照等级再折算成分数,这样才能计入高考总分。

关于折算方式,草案目前有两种办法征集意见,一种是将五个等次进一步细化成21级,并按从低至高,起点赋分40分,相邻两级之间的分差均为3分,满分100分,折算成相应等级赋分计入高考总成绩。另一种则是按照实际考试人数百分比,将卷面成绩,细化成21个等级,并按从低至高,起点赋分40分,相邻两级之间的分差均为3分,满分100分,折算成相应等级赋分计入高考总成绩。

  • 安徽高考改革影响

教学可能“走班制”

现行高考科目是统一规定的,有的科目学生不擅长但又必须考。改革后,计入高校招生录取的3科等级性考试科目可以由学生根据自己兴趣特长自主选择,扬长避短。

此外,改革后的学业水平考试,让学生有可能将选考的3门分散在高二、高三年级安排考试,可以减少高三年级的备考门数,减轻学习强度。

就高考科目来看,语文、数学、外语3门科目没有变化,原来学生只能选择文综(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理综(物理、化学、生物)2种科目组合,将来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门科目中选择3门的组合将有20种,再加上学生安排考试的时间上会有不同选择,学生的学习需求将更加多样,因此原来按文科班和理科班组织教学的管理模式必须转变。未来,高中教学将可能会采取“走班教学”,满足学生多样化的选择要求,为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创造条件。

安徽高考改革大致方案(高考改革到底从哪一年开始实行?)

高考改革到底从哪一年开始实行?

2014年。

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这项改革作出了全面、系统、明确的部署。同时,国家关于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2014年9月4日正式发布,这也是恢复高考以来最为全面和系统的一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

扩展资料:

改革内容:

此轮的改革从考试科目、高校招生录取机制上都做出了重大调整,本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在考试科目设置方面明确规定,高中将不再分文理科,高考总成绩改由两部分组成。

一部分是全国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的成绩,150分的分值不变。其中,外语科目提供两次考试机会,可选其一计入总分。

另一部分是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这其中包括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14个科目,而每门都已经“学完即考”、“一门一清”,在高考中就不必重新再考。

考生在报考时,只需根据报考高校提前发布的招生报考要求和自身特长,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六科中自主选择3个科目的成绩,计入高考总分。

本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同时对招生录取机制进行了重大改革,探索基于统一高考、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的多元录取机制。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高考改革

安徽高考改革大致方案(高考改革到底从哪一年开始实行?)

2013高考改革

0533升学网(https://www.0533.net)小编还为大家带来2013高考改革的相关内容。

从2007年,广东、海南、山东、宁夏4省区率先启动新课程高考,到今年,天津、浙江、安徽、福建、辽宁作为第三批试验区“试水”新高考,全国已有11个省、市、自治区的新高考方案陆续揭开了神秘的面纱。(编者注:北京新高考方案9日发布,应该是12省份已出台方案)前三轮试点中,各省市的方案都在求新、求变中呈现出很多新意,随着试点地区的扩大,方案中所体现出的新课程理念也更为突出。一场针对现行高考制度的改革正在中国渐次展开。

广东从“冒进”到“回归”

2004年,山东、宁夏、广东、海南4省区作为全国高中新课程改革的首批试验区进入试验。3年后,4省区的新高考方案陆续通过教育部的评审。当年6月,新高考正式与考生见面。在首批试验区中,广东的方案无疑是备受争议的一个。

按照当年公布的方案,广东省实行“3+文科基础/理科基础+X”方案。其中,“3”为语文、数学和外语。“文科基础”、“理科基础”全部只考新课标的必修课内容。“X”为选考科目,有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音乐术科、美术术科、体育术科等9门学科,任选一科。选考科目X的设置,打破了传统高考统一命题、统一科目的旧框架,学生拥有了更多的选择权,体现了高中新课程理念中所强调尊重个体差异、多样性的特点,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特长、爱好来选择考试科目。

然而,考生对此并不买账。在广东第一年新高考中,竞争小、容易得分的科目成为大部分考生的首选,那些自己喜欢、分数不容易拉开的科目极少有人青睐。同时,由于新高考记分方式由沿用多年的标准分改为原始分,各科试题难度不一,分数难具有可比性,引起家长和考生的质疑。

在2007、2008两年的高考中,都有考生及家长因某一X科题目偏难而“上书”省考试院,甚至要求重新核定理科各X科的评分标准……2008年1月的广东省两会上,民进广东省委递交提案,建议取消X科。当年11月,广东新高考出台了调整方案——从2010年高考起,取消选考X科目,考试科目调整为:“3+文科综合/理科综合”,这与目前全国大多数省市高考科目类似。对于这次变化,广东省教育部门解释,取消了X科,虽然对高中课改所要求的重视考生的选择性有所降低,但更能兼顾到考生接受选拔时的公平性,更为广大考生所接受。

高考研究专家、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院长刘海峰,对目前各省市实行新高考一直给予密切关注。在他看来,新课程强调发展学生的个性,强调多元化、多样化,很多试验区的高考方案也在一定程度体现了这些内容。同时,新课程所要求的多样化、灵活性、选修、模块等理念一定程度上与高考实际操作存在一些不能契合的地方。

刘海峰认为,大规模的选拔性考试,最重要、最需要关注的还是公平、高效率,具有可比性。如果没有可比性,公平就很难实现,如果太多样就容易出现可比性不够的情况,广东方案的调整便是这样的例子。

江苏频繁变化的新高考

2008年,江苏省进入新高考试验区。作为教育大省,江苏的高考一直在变化中摸索前行,甚至有媒体归纳出江苏的高考“十年换了5个方案”。如此高频率的变换,在该省设计新高考方案时也未能幸免。

与首轮试验省市的高考方案相比,江苏方案的复杂程度有过之而无不及。该方案强化了学业水平测试成绩在高考中的比重,2008年江苏高考统考科目只有3门,即语文、数学、外语,总分480分。同时,学生在高二时进行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门科目的学业水平测试,其中选修测试科目两门,必修测试科目四门。选修测试科目由考生在历史、物理中选择一门,在政治、地理、化学、生物4门中选择一门。学业水平测试分ABCD4个等级,4门必修科目必须达到C级以上才能参加高考,两门选修科目必须达到B级以上才能报考本科,要录取到重点本科,等级要求则更高。

“将学业水平测试成绩与高考录取挂钩,是江苏方案的一大特点。”刘海峰说,大部分省市将会考成绩作为高考录取的参考,而江苏的做法是直接将学业水平测试成绩与报考本科、专科的资格挂钩。“把原来的选拔规则由一条线变成了两条线,选拔方式更模糊,引起的问题也会更多。”

事实也印证了这一点。当年的江苏高考报名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文理倒挂的局面,许多优秀考生因为选修科目得C而无缘本科。南京市文科状元因为选测之一政治未达到A+,与自己最喜爱的北大失之交臂,因为北大招生限定条件是先要求两个选修科目A+,再划定投档线。当年江苏高考结束后,爆发了几次考生和家长上访的群体事件,在考生、家长、学校的一片抱怨声中,今年1月,江苏省公布2009年高考方案将有微调,这已是该省新高考方案的第三次调整。

对于江苏频繁调整高考方案,刘海峰认为,高考改革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利益,它不仅是一个考试问题、教育问题,而且与公平、稳定等有很大关系。如果改动太多、太快,会给中学教学带来不小的影响,吃亏的主要是家长和学生。高考研究者和决策者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既不能因难度大而裹足不前,也不能迫于舆论压力盲目地为改革而改革。

浙江试水个性化高考

今年出台的浙江省新高考,在公布方案时就被媒体高调地冠以“个性化高考”。延续了前两轮试验区依据高中新课程理念设计新高考方案的思路,浙江的新高考在考生个性化和自主选择性上有了更大的突破。

浙江省新高考方案给予不同类型的学生更多的选择权,考试科目由过去的统一科目变成三种不同类型:一类科目在保持原有“3+X”科目组合的基础上,增加自选模块考核内容,重点测试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二类科目维持原有“3+X”科目组合,重点测试获得通用型知识的能力;三类科目在保持共同科目“语、数、外”三科考试基础上,增加技术科目测试,侧重测试实用技能。

三类考试形式,决定了考生的三种不同的求学方向。第一类为现行第一批录取学校的本科专业;第二类为其他本科学校(包括现行的二本、三本学校)的本科专业;第三类为高职(专科)院校专业。考生报名时,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学习情况,自主选择报考的类别,也可以跨类兼报,比如兼报一、二两类或二、三两类,同时也可三类均兼报。

此外,浙江省新高考方案还在“多次考试”上做出尝试,首次设立高考英语听力和技术考试,放在平时进行,学生自主决定参加考试的时间和次数(限定2次以内),并从中选择一次考试成绩计入总分。

相比前几轮试验中出现的选做、选考等形式,浙江省新高考方案的出台具有革新意识。分科类选考的出现给予学生更大自主权,不同水平的考生可选择自己适应的方向。也将“一考定终身”的选拔模式逐渐引向结合学生的个性、兴趣、爱好等智力和非智力因素方面,实行综合评价、全面考核、择优录取的选拔模式。

“分类考试是今后高考发展的趋势。”刘海峰说,浙江省新高考方案中透露出的改革精神已得到业内认可。如高职教育强调应用型的人才培养,像上海和北京就已经做了几年高职自主招生的试点,脱离高考,单独或联合进行考试,浙江的尝试就可以使一些考不上本科和重点线的考生,降低学习难度,选择高职作为求学方向。

浙江省新高考方案中英语听力放在高考期外考的做法也得到了刘海峰的赞赏,考生在高中阶段有两次高考英语听力考试的机会,取最好成绩。刘海峰认为,外语类考试稳定性比较强,起伏不会很大,听力不放在高考期间考,多次考试取最好成绩,分解了高考的压力。“这已成为浙江省新高考方案的一大亮点。”

明年,全国所有省份都将进入普通高中新课程,这意味着到2013年,全国所有省份都将进入与之对应的新高考。作为教育部“高校招生考试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首席专家,刘海峰对高考改革一直持谨慎态度。他认为,高考改革是一个非常慎重的工作,不宜突变式的革命,渐进式的改良会优于突变式的革命。

在刘海峰看来,高考改革最好是在长远规划和全面研究的基础上,逐渐推进,引起的震荡会比较小,学生和老师也容易适应,如果一些方案朝令夕改、翻云覆雨的话,会造成中学教学尤其是高中毕业班的教学无所适从。

“北京的新高考方案是一个比较符合中学课改时期,符合民众期待的方案。”刘海峰表示,刚公布的北京新高考方案体现了在渐进的过程中进行改变,并不是突然变化,而是采取分步走,这样引起的社会震荡会比较小,具有相当可行性的。“既体现了稳定性,又体现了一定的改革精神。”

以上就是0533升学网整理的安徽高考改革大致方案(高考改革到底从哪一年开始实行?)相关内容,想要了解更多信息,敬请查阅0533升学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0533升学网:www.0533.net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安徽高考改革大致方案(高考改革到底从哪一年开始实行?)”相关推荐
高考改革到底是从哪一年哪一届开始 天津高考政策解读
高考改革到底是从哪一年哪一届开始 天津高考政策解读

高考改革从哪届开始 高考改革的相关信息。 从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我国对于高考所做的改革一直从未停止。从全国统一试卷到全国多份试卷,从单一选拔到多元录取,回溯37年间高考制度演变,一直在争议中变革和前行。昨天,随着《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正式发布,新世纪高考改革的各项思路已逐渐清晰,一项更为全方位、系统的高考改革正在渐次展开。 70年代重新恢复高考众人争过独木桥 1

2025-01-21 17:13:05
云南新高考是从哪一年开始实行? 2025河南高考改革政策
云南新高考是从哪一年开始实行? 2025河南高考改革政策

云南新高考是从哪一年开始实行? 云南省从2022年开始实施新高考,即从秋季入学的普通高中一年级学生开始实施,目标于2025年逐步形成新的考试招生模式。新高考采用3+1+2模式,不分文理科,总分750分。语文、数学、外语作为统考科目,历史与物理中选择一门作为首选科目,再从地理、化学、生物、政治中选择两门作为再选科目。新高考改革的主要任务包括完善学业水平考试制度,建立综合素质评价制度,以及深化普通

2025-02-11 05:27:56
2025年内蒙古高考改革 内蒙古新高考是从哪一年开始实行?
2025年内蒙古高考改革 内蒙古新高考是从哪一年开始实行?

2025包头新高考几卷 乙卷。“内蒙古自治区高考综合改革”显示高考2025年延用的全国乙卷,由教育部命题,采用语数外+文综/理综模式。包头是内蒙古自治区下辖地级市、拥有地方立法权的较大的市,是内蒙古自治区的经济中心之一,是中国境内以冶金、稀土、机械工业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城市。 2025高考新政策 2025高考新政策如下: 2025年高考改革最新方案实行“3+1+2”模式。“3”即统一高考

2025-02-16 18:18:12
高考改革到底是从哪一年哪一届开始 西安交通大学报考政策解读
高考改革到底是从哪一年哪一届开始 西安交通大学报考政策解读

高考改革到底是从哪一年哪一届开始 2019年4月23日,河北、辽宁、江苏、福建、湖北、湖南、广东、重庆等8省市发布 高考综合改革实施方案 。8省市均将试行“3+1+2”高考新模式,将从2018年秋季入学的高中一年级学生开始实施。 党的十八届 三中全会 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提出,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探索招生和考试相对分离、学生考试多次

2024-11-01 17:31:37
高考报名系统无法打字 高考改革到底是从哪一年哪一届开始
高考报名系统无法打字 高考改革到底是从哪一年哪一届开始

高考改革从哪届开始 高考改革的相关信息。 从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我国对于高考所做的改革一直从未停止。从全国统一试卷到全国多份试卷,从单一选拔到多元录取,回溯37年间高考制度演变,一直在争议中变革和前行。昨天,随着《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正式发布,新世纪高考改革的各项思路已逐渐清晰,一项更为全方位、系统的高考改革正在渐次展开。 70年代重新恢复高考众人争过独木桥 1

2024-11-01 14:57:45
山西最新高考政策改革方案 山西新高考是从哪年开始的?
山西最新高考政策改革方案 山西新高考是从哪年开始的?

2025高考新政策 2025高考新政策如下: 2025年高考改革最新方案实行“3+1+2”模式。“3”即统一高考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3门;“1”和“2”为选择性考试科目,其中“1”指从物理或历史科目中选择1门首选科目,“2”指从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中选择2门再选科目。 据介绍,“3”即统一高考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3门;“1”和“2”为选择性考试科目,其中“1”指从物理或历

2025-03-16 01:15:01
2025年高考改革方案 2025河南高考改革政策
2025年高考改革方案 2025河南高考改革政策

2025年四川省新高考模式解析,新高考家长必读! 四川新高考,自2022年起全面启动,2025年正式实施“3+1+2”模式。 “3+1+2”模式具体为:语文、数学、外语作为基础科目,物理和历史为必选科目,化学、生物、地理、政治四科中任选两科,考试成绩采用等级赋分。 “3”指语文、数学、外语,以原始成绩计入总分;“1”指物理和历史,由各省份自主命题,以原始成绩计入总分;“2”指化学、生物

2025-02-13 16:30:30
2024年艺术类高考改革最新方案高考艺术改革怎么改
2024年艺术类高考改革最新方案高考艺术改革怎么改

2024年艺术类高考改革最新方案高考艺术改革怎么改 1.2024年艺术类高考改革方案将进一步扩大省级统考范围,目标是到2024年实现艺术类专业省级统考的全覆盖。这一改革旨在提升省级统考的水平与质量,增强考试的区分度,以满足不同层次和类型高校的选拔需求。 2.2024年起,艺术类高考改革将推进分类考试与分类录取。对于艺术学理论类、戏剧影视文学等专业,由于与专业考试要求相关度不高,将不再组织专业

2024-12-01 07:2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