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05 09:52:14 | 0533升学网
很多即将面临高考的学生,都会有很多很多的关于高考的问题,所以在高考填志愿的时候就需要提前去了解一些填报志愿的信息,下面给大家分享关于2022平行志愿第一志愿和第二志愿有什么区别,欢迎阅读!
平行志愿第一志愿和第二志愿有什么区别
(1)从投档规则来看,第一志愿优先于第二志愿投档。也就是说,最先投第一志愿,在第一志愿中已经完成了招生计划的学校,一般就不再录取第二志愿的考生了;只有当第一志愿生源不足时,才会录取第二志愿考生。(采用院校志愿分数级差录取第二志愿高分考生的另当别论。)
(2)从每年招生录取的实际情况来看,第一志愿的录取率较高。如各地近几年各批次录取的第一志愿考生人数一般占全部录取总人数的60%以上,第一批本科院校第一志愿的录取率更高,达到了80%以上,有许多名校更是达到了100%。这些第一志愿生源充足的学校,完全不需要录取第二志愿考生。
(3)从填报第一志愿的效果来看,如果一个高考成绩达到了一本线的考生,将第一志愿填好了,就能录取到一本的院校;如果第一志愿没填好,没有被第一志愿录取,就很有可能落选到二本院校。
(4)从招生院校的情况来看,98%以上的院校都希望录取第一志愿的考生。
(5)从各地划线情况来看,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各批次线上的考生人数应大于招生计划数。这样,肯定会有部分批次线上的考生要自然落选到下一个批次。因此,第一志愿填报是否合理、恰当,往往决定考生能否被顺利录取。当然,既要慎重选择第一志愿,也不能忽视第二志愿的填报。考生应综合考虑多种因素,认真对待每一批次的每一个院校志愿。
填报平行志愿三大技巧
(1)充分估计自己的高考成绩,要估计可能达到的最高成绩和最低成绩。
(2)在估计的高考成绩范围内,选择录取分彼此有“落差”的几所高校。成绩稳定的考生“落差”可小一些,成绩比较差又不稳定的考生“落差”应该大一些。充分用好“冲一冲、稳一稳、保一保”的填报技巧。以自己能正常发挥的成绩为立足点,立足点要稳,向前可以对自己向往的、录取分较高的名校发起冲刺,(同时,也存在被调剂志愿或退档的风险)向后必须保住录取分较低的学校,以防万一。
(3)每所学校中填6个专业,专业分之间也要有“落差”。在没有把握的情况下,要选择专业愿意调剂,这样可以减小填报的风险。
不服从调剂的后果
1、平行志愿模式下,如果你被A大学提档,而你填报的专业又非常热门,你的分数达不到专业的录取分数,没有填报专业服从调剂,你就会被学校退档。
退档的后果就是你在这个批次填报的 其它 BCD等学校都不能投档录取你了,你只能填报征集志愿或进入下一批次投档录取。
2、由于考生填报的专业不平衡,招考办允许学校按照一定比例投档考生,一般的投档比例在1:1.1--1.2之间。所以肯定会有低分考生由于专业填报过高,不能被填报的专业录取。如果这部分考生没有填报专业服从调剂,就会被学校退档。被退档的考生只能填报征集志愿或进入下一批次投档录取。
3、避免投档后被退档的 方法 就是选择学校时要按照往年学校和专业的录取平均分,这是比较稳妥的一种填报方法。
报志愿是否填服从调剂
在高考志愿填报过程中,一般会设置院校是否服从调剂、专业是否服从调剂(这里要把浙江省排除在外),我们这里主要讨论“专业是否服从调剂”的问题,这个服从调剂发生作用的时候就是,你被投档到某所高校,但是所有填报的志愿都录取不到的时候才能起作用。
这种情况下,你如果服从调剂了,高校可能会没有录取满的专业里给你分配一个,但是如果你不服从调剂,而你填报的所有专业都录取不到的时候,那你就要退档回来的。那你只能等征求志愿或下个批次的的志愿了。目前,考生和家长对这个问题各执己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
那么,到底为什么要设置这么一个“不是……就是……”的二选一的选择项呢?大家都应该知道,我们能填报的高校数量最多是10——12个,少的只有5——6个,不管学校能填多少个,而专业志愿最多也就能填5——6个,那如果你就是想上这个高校,但只能填这么几个专业,就限制了你的机会,那如果设置一个“是否服从调剂”就相当于在有限的选择机会中,你又有机会录取到这所学校任何一个专业,增加了你被录取的几率。
如果你不服从调剂,那就和没有设置“是否服从调剂”这个选项是一样的,你被投档进的高校机会就你填报的那几个专业的机会。所以,设置了这个选项是为了增加你被高校录取的机会,并不是为你增加了负担。
2022平行志愿第一志愿和第二志愿有什么区别相关 文章 :
★ 吉林省2022年高考分数线最新
★ 2022年四川高考分数线预计是多少
★ 2022高考志愿填报后还能修改吗
★ 2017平行志愿填报技巧 高考被退档的应对措施
★ 2022年云南高考分数线预计是多少
★ 2022各省高考总分是多少
★ 艺术生高考填报志愿可以填几个
★ 2018高考填报志愿指南
★ 2017年高考志愿填报时间表汇总
★ 五年职业生涯规划计划
需要。
本一批和本二批不是同一填报时间填报。即使时间重叠,如果同时填报,也不影响录取。假如录取本一批学校,档案已出档高校,本二批当然不会再录取一次。如果本一未录取,档案会转到本二批由电脑检索。
一批被退档后会先进入征集志愿,如征集志愿未录取再进入二批次的投档录取。另外请根据分数确认批次。
志愿填报注意:
高考录取分三批,第一批是提前批,是最开始报名的,都是国防生或者免费师范生一类的,第二批是重点本科,根据各个省不同,有的省是五个平行志愿,按顺序录取,有的省份虽然也是五个志愿,但是一般都以第一志愿为主。
在填写报名表的时候,第一批和第二批是同时填写的,即第一批表格的下边就是第二批,就是二本,如果一本二本都没录取,就开始准备第三批,就是专科,专科报名在本科录取之后,如果没有本科没录取上,第三批开始报名的时候,再像填一表二表那样,填专科学校的表就可以了,然后等结果。
谁能给我说【平行志愿】没过一本线,也可以报本科一批吗? 不需要。没有过线不需要报考,不要听忽悠。 本三的分数连本二都不要报。你报本一本二对你没有任何好处,人家只会认为你什么都不懂。 平行志愿录取时,各个志愿对于录取学校有同等的效率,都相当于第一志愿。如果不够第一志愿学校的提档线,就看第二志愿学校的提档线,直到找到一个志愿的提档线不高于你的分数,就把档案放到这个学校。 学校的提档线指这个学
超过一本线二十多分能上一本吗? 超过一本线二十多分能上一本。 超过一本省控线20分左右,幸运上了本科大学,可能还是省内大学的一般专业,有时候还没有省外的二本大学的好专业让人满意。 填报此类分数的志愿方案技巧: 选报一本学校的相对好一些的专业,不同意调剂专业作为冲的打算。选报二本学校,同意专业调剂。这样布局填报方案,一本就是作为而整体的冲,而二本就是整体的守。 在此种方案下,考
什么是平行志愿报了一本b还报二本a吗 当然,报了一本还应该报二本,以防万一。 这里给出我根据我对各位考生的问题总结出来的高考填报平行志愿的若干注意事项,供你参考: 首先,平行志愿是各个省市区的招生政策,与具体学校无关。就是说,大学是没有办法决定是不是实行平行志愿或是不是招收平行志愿的考生的。如果一个省市区没有实行平行志愿,那么这个大学在这个省市区招生时就不能按照平行志愿招生;反之,如果
平行志愿录取本科一批没有录取的还能报本科二批的志愿吗? 不能;已经错过填报时间。 以2020年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时间为例: 高考志愿安排在通知考生成绩之后填报,其中本科提前批志愿填报截止时间为7月25日17:00,其余本科志愿填报截止时间为7月29日12:00,专科志愿填报截止时间为在8月5日12:00。对口招生志愿填报截止时间为7月29日12:00。 扩展资料: 本科
刚过一本线填报志愿时报一批还是二批 刚过一本线可以同时填报一本院校和二本院校,因为高考录取有三个批次。 第一批次可以填一本院校和二本院校,但录取难度较大,因为即使上了线也不一定能被录取。 第二批次可以填二本院校,这是比较理智的选择,确保有学可上。 在填报志愿的过程中,建议使用平行志愿报考,并注意各批次志愿填报的时间和要求,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的学校和专业。
没过一本线能报一本里的二本专业吗? 没过一本线,能不能报二本专业,关键就是二本的具体专业录取明册辩分。激缺假如你的高考分低于一本线,高于姿晌等于二本专业录取分,就能报二本学校的专业。这也是当今大学录取是以专业录取分录取的,不是简单的一本线录取。但需要明白的,现在的二本大学和独立学院的属性要搞清楚。通常都是民办性质的,其学费比普通同等学历和专业的收费要高出2倍以上。 一本大学的学生可以报考二本
平行志愿一定要报同一批次吗,我没上一本,但达到一本学校的投档线,那能不能报第一批次的学校 当然。请看我的详细解释: 如果是以前的普通志愿报考方式,招生院校非常看重第一志愿,第一志愿是非常重要的。平行志愿不等于各个志愿没有先后次序、没有第一志愿,但平行志愿与以前的志愿不同的是,只有考生和招生办知道你的志愿顺序,招生院校是不知道的,因此原来只招收第一志愿的大学就无从知道报考它的考生是第几志愿报
填报志愿时,假如我想填报一本院校的二本专业,那么它应该是填在第一批本科,还是第二批本科?二本院校的 填报一本院校的二本专业,应该是填在第二批本科! 平行志愿一旦有一所院校提档,但据有分数优势的考生占满了你所选择的专业,你又不服从专业调剂,必然会落到下一个批次的院校的行列。 这点二批本科“压线”考生要格外注意,因为从某种程度上说,高职高专与普通类本科无论是在学费上还是办学水平上都是有区
2024-06-16 10:05:13
2024-09-10 20:13:48
2024-09-19 07:54:15
2024-09-07 09:00:43
2024-08-16 14:30:57
2024-06-15 05:3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