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本二平行志愿投档线 四川本科二批次调档线很多朋友对这方面很关心,0533升学网整理了相关文章,供大家参考,一起来看一下吧!
本文目录一览:
急!!求江苏07,08年本二征求平行志愿的院校及投档线!!追加分!!
2008-07-27
08年普高招生本二批次征求平行院校投档线
代码 院校名称 类别 等级 要求 投档分 语数含 附加分
1001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兼招 BC 375 272
1002
南京师范大学 兼招 BC 374 273
1003
南京工业大学 兼招 BC 374 280
1004
南京邮电大学 兼招 BC 384 279
1005
南京医科大学 兼招 BC 373 280
1006
南京中医药大学 兼招 BC 369 271
1007
南京工程学院 兼招 BC 372 282
1009
南京财经大学 物理 BC 378 270
1011 南京
审计学院歼中 兼招 BC 376 286
1012
南京晓庄学院 兼招 BC 367 272
1017
金陵科技学院 兼招 BC 368 262
1018
江苏大学 兼招 BC 370 264
1020 江苏工业学院 兼招 BC 361 283
1021
常州工学院 兼招 BC 362 270
1022 江苏技术师范学院 兼招 BC 362 270
1023
苏州大学 历史 BC 381 274
1023 苏州大学 物理 BC 380 277
1024 苏州科技学院 兼招 BC 370 265
1025
常熟理工学院 兼招 BC 363 269
1026
江苏科技大学(张家港校区) 兼招 BC 369 273
1027
南通大学 历史 BC 369 273
1027 南通大学 物理 BC 369 272
1028
盐城工学院 兼招 BC 360 271
1029
盐城师范学院 兼招 BC 355 246
1030 淮海工学院 兼招 BC 359 269
1031 徐州师范大学 兼招 BC 363 270
1032 徐州医学院 物理 BC 366 267
1033
徐州工程学院 兼招 BC 360 264
1034
淮阴师范学院 兼招 BC 356 262
1035
淮阴工学院 兼招 BC 358 255
1036
扬州大学 物理 BC 367 270
1036 扬州大学 历史 BC 368 266
1039
东南大学成贤学院 兼招 BC 361 275
1117
南京体育学院 兼招 BB 350 254
1120 南京晓庄学院 物理 BB 356 270
1123 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 物理 BB 347 251
1125 南京师范大学
人民武装学院 兼招 BB 346 243
1271 苏州大学 物理 BB 353 262
1272 苏州科技学院 物理 BB 356 268
1302 盐城师范学院 物理 BB 344 248
1322 徐州师范大学 物理 BB 351 254
1341 淮阴师范学院 物理 BB 335 260
1701 盐城工学院 兼招 BB 316 229
1702 江苏科技大学 兼招 BB 314 224
1710 南京工业大学 物理 BB 331 236
1711 淮海工学院 兼招 BB 320 226
1712 南京医科大学 兼招 BB 341 252
1713 南京中医药大学 物理 BB 308 213
1713 南京中医药大学 历史 BB 328 234
1714 南京工程学院 兼招 BB 348 262
1720 南京晓庄学院 兼招 BB 308 222
1722 江苏工业学院 历史 BB 323 224
1722 江苏工业学院 物理 BB 322 238
1723 徐州师范大学 兼招 BB 321 237
1724 江苏技术师范学院 兼招 BB 318 240
1728 金陵科技学院 兼招 BB 322 242
1732 常州工学院 兼招 BB 320 238
1734 徐州工程学院 历史 BB 319 225
1734 徐州工程学院 物理 BB 317 223
1741 淮阴师范学院 物理 BB 306 223
1741 淮阴师范学院 历史 BB 321 227
1742 淮阴工学院 兼招 BB 314 217
1791 南通大学 物理 BB 337 252
1801
南京大学金陵学院 物理 BB 305 218
1802
东南大学成族改亏贤学院 物理 BB 309 226
2211 浙江兆神传媒学院 物理 BB 351 253
2223
绍兴文理学院 物理 BB 342 252
2223 绍兴文理学院 历史 BB 355 254
2228
温州大学 物理 BB 357 264
2251 浙江海洋学院 历史 BB 356 258
2261
湖州师范学院 物理 BB 346 247
2268
丽水学院 物理 BB 340 253
2304
安徽医科大学 历史 BB 358 252
2305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 兼招 BB 354 260
2307 安徽
中医学院 物理 BB 337 248
2309
安徽师范大学 历史 BB 353 252
2309 安徽师范大学 物理 BB 329 238
2327 合肥学院 物理 BB 341 248
2331 阜阳师范学院 历史 BB 351 261
2332 蚌埠医学院 物理 BB 334 254
2342
宿州学院 历史 BB 348 255
2342 宿州学院 物理 BB 329 230
2351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 物理 BB 318 243
2402
福建农林大学 物理 BB 325 250
2422
华侨大学 兼招 BB 353 251
2423
福建警察学院 兼招 BB 351 253
2508
江西农业大学 物理 BB 341 258
2510
江西师范大学 物理 BB 333 247
2522 赣南医学院 历史 BB 342 258
2523 赣南师范学院 物理 BB 344 260
2541
东华理工大学 物理 BB 330 249
2561
九江学院 历史 BB 350 249
2561 九江学院 物理 BB 347 260
2581
井冈山大学 历史 BB 344 254
2581 井冈山大学 物理 BB 320 225
2609
山东交通学院 历史 BB 354 258
2609 山东交通学院 物理 BB 347 270
2613
枣庄学院 兼招 BB 349 251
2614
潍坊医学院 物理 BB 353 266
2635
潍坊学院 历史 BB 343 242
2635 潍坊学院 物理 BB 331 246
2650 滨州学院 历史 BB 344 249
2650 滨州学院 物理 BB 337 242
2653
鲁东大学 物理 BB 333 240
2669
菏泽学院 历史 BB 334 244
2669 菏泽学院 物理 BB 327 251
2671
曲阜师范大学 物理 BB 337 245
2681
滨州医学院 物理 BB 330 249
2691 泰山医学院 历史 BB 344 262
2691 泰山医学院 物理 BB 342 250
3136
北京物资学院 物理 BB 345 263
3139
北京印刷学院 物理 BB 349 263
3152
中华女子学院 物理 BB 338 244
3169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 物理 BB 335 254
3204
天津师范大学 物理 BB 349 255
3207
天津商业大学 兼招 BB 350 270
3208
天津科技大学 历史 BB 354 254
3217
天津体育学院 物理 B+B+ 320 240
3218 天津工程师范学院 物理 BB 323 258
3302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物理 BB 320 239
3303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 物理 BB 334 247
3305 石家庄
经济学院 物理 BB 336 264
3310
河北经贸大学 物理 BB 350 268
3314
河北师范大学 物理 BB 331 251
3315
河北金融学院 物理 BB 333 244
3332 河北理工大学 历史 BB 355 251
3332 河北理工大学 物理 BB 350 265
3333
衡水学院 历史 BB 340 258
3333 衡水学院 物理 BB 314 228
3351
河北工程大学 物理 BB 338 249
3405
太原理工大学 物理 BB 321 239
3410
山西农业大学 物理 BB 324 254
3413
忻州师范学院 物理 BB 320 226
3415
山西师范大学 历史 BB 352 253
3415 山西师范大学 物理 BB 331 245
3416
太原师范学院 历史 BB 339 251
3416 太原师范学院 物理 BB 317 240
3417
山西大同大学 物理 BB 351 257
3418
运城学院 兼招 BB 345 249
3503
内蒙古农业大学 物理 BB 328 259
3504
内蒙古工业大学 物理 物理B+、B 322 231
3511
内蒙古科技大学 历史 BB 340 253
3511 内蒙古科技大学 物理 BB 339 258
4107 沈阳化工学院 物理 BB 347 248
4112
鞍山师范学院 历史 BB 344 251
4113
沈阳医学院 物理 BB 337 242
4114
辽宁中医药大学 物理 BB 336 249
4116
沈阳体育学院 历史 BB 331 261
4118
辽东学院 历史 BB 343 246
4136
大连大学 物理 BB 343 245
4137 大连水产学院 兼招 BB 343 256
4140 大连
民族学院 物理 BB 331 251
4141 辽宁医学院 历史 BB 343 263
4141 辽宁医学院 物理 BB 330 237
4152
渤海大学 物理 BB 334 243
4171
辽宁科技大学 物理 BB 342 275
4203
吉林农业大学 物理 BB 342 259
4204
长春大学 历史 BB 351 263
4204 长春大学 物理 BB 340 259
4207 长春师范学院 历史 BB 334 246
4207 长春师范学院 物理 BB 316 230
4208
长春理工大学 物理 BB 342 264
4209
长春工程学院 历史 BB 350 256
4209 长春工程学院 物理 BB 338 245
4210 吉林建筑工程学院 历史 BB 346 259
4210 吉林建筑工程学院 物理 BB 333 253
4212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 兼招 BB 346 254
4215
吉林师范大学 物理 物理B+、B 319 238
4225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 历史 BB 349 259
4225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 物理 BB 324 245
4228
吉林医药学院 历史 BB 330 243
4228 吉林医
药学院 物理 BB 332 241
4231
东北电力大学 物理 BB 348 256
4232
北华大学 历史 BB 347 276
4232 北华大学 物理 BB 340 248
4241
白城师范学院 兼招 BB 334 246
4306
黑龙江工程学院 历史 BB 351 254
4306 黑龙江工程学院 物理 BB 340 266
4307
哈尔滨商业大学 物理 BB 337 246
4311
黑龙江大学 物理 BB 342 242
4312
哈尔滨师范大学 物理 BB 322 238
4314
牡丹江师范学院 历史 BB 335 241
4331
齐齐哈尔医学院 物理 BB 328 221
4351
佳木斯大学 物理 BB 338 255
4381
牡丹江医学院 物理 BB 331 255
5102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 历史 BB 349 252
5103
中原工学院 兼招 BB 323 234
5104
河南工业大学 历史 BB 342 246
5104 河南工业大学 物理 BB 325 238
5105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物理 BB 343 258
5106 郑州轻工业学院 历史 BB 349 264
5106 郑州轻工业学院 物理 BB 351 257
5110
河南科技学院 历史 BB 348 256
5110 河南科技学院 物理 BB 328 239
5114 河南中医学院 物理 BB 352 256
5117
河南农业大学 历史 BB 350 266
5117 河南农业大学 物理 BB 348 259
5131
洛阳理工学院 历史 BB 349 262
5131 洛阳理工学院 物理 BB 349 266
5132
河南科技大学 历史 BB 354 260
5132 河南科技大学 物理 BB 350 253
5161
安阳工学院 历史 BB 351 250
5161 安阳工学院 物理 BB 334 241
5162
安阳师范学院 历史 BB 342 255
5162 安阳师范学院 物理 BB 329 248
5181
南阳师范学院 兼招 BB 341 252
5182
南阳理工学院 历史 BB 341 251
5182 南阳理工学院 物理 BB 335 243
5191
黄淮学院 历史 BB 349 261
5192
新乡医学院 物理 BB 339 253
5193 平顶山工学院 历史 BB 328 232
5193 平顶山工学院 物理 BB 309 222
5208
中南民族大学 物理 BB 323 234
5211 湖北中医学院 历史 BB 351 259
5211 湖北中医学院 物理 BB 327 242
5213
武汉体育学院 历史 BB 340 257
5213 武汉体育学院 物理 BB 330 236
5219
湖北工业大学 历史 BB 355 257
5219 湖北工业大学 物理 BB 343 258
5220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 历史 BB 350 256
5220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 物理 BB 327 228
5251
三峡大学 历史 BB 330 246
5256 郧阳医学院 兼招 BB 317 229
5261 湖北师范学院 物理 BB 328 249
5265 黄石理工学院 历史 BB 317 234
5265 黄石理工学院 物理 BB 324 239
5285
荆楚理工学院 物理 BB 327 241
5287 咸宁学院 历史 BB 331 252
5287 咸宁学院 物理 BB 339 242
5305
湖南农业大学 物理 BB 314 231
5306 湖南商学院 物理 BB 342 249
5308
长沙学院 物理 BB 337 242
5322
湖南工程学院 历史 BB 347 258
5322 湖南工程学院 物理 BB 324 231
5327
湖南工学院 历史 BB 345 255
5327 湖南工学院 物理 BB 345 255
5331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物理 BB 316 227
5342
衡阳师范学院 历史 BB 327 249
5342 衡阳师范学院 物理 BB 339 248
5343
湖南文理学院 物理 BB 341 252
5355
湖南城市学院 物理 BB 342 247
5361
吉首大学 历史 BB 337 250
5361 吉首大学 物理 BB 322 245
5371
邵阳学院 历史 BB 333 239
5371 邵阳学院 物理 BB 317 234
5381
湘南学院 历史 BB 336 253
5381 湘南学院 物理 BB 329 235
5385
怀化学院 兼招 BB 344 246
5405 广东医学院 物理 BB 348 250
5412
广东金融学院 物理 BB 354 260
5423
广州体育学院 兼招 BB 344 262
5427
东莞理工学院 物理 BB 343 254
5431
广东海洋大学 物理 BB 344 260
5441 茂名学院 历史 BB 338 244
5441 茂名学院 物理 BB 340 262
5502 广西中医学院 历史 BB 345 255
5502 广西中医学院 物理 BB 332 237
5504 广西师范学院 历史 BB 342 253
5505
玉林师范学院 历史 BB 330 245
5511
广西师范大学 历史 BB 347 254
5512 桂林工学院 历史 BB 346 240
5512 桂林工学院 物理 BB 331 243
5513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历史 BB 351 260
5531 广西工学院 物理 BB 326 244
5532
广西民族大学 历史 BB 338 246
5532 广西民族大学 物理 BB 330 247
5561
梧州学院 兼招 BB 344 261
5602
海南师范大学 历史 BB 348 248
5602 海南师范大学 物理 BB 314 240
5603
海南医学院 物理 BB 323 227
5604 琼州学院 兼招 BB 342 246
6105
西南民族大学 历史 BB 321 232
6105 西南民族大学 物理 BB 317 230
6107 成都
信息工程学院 物理 BB 357 266
6108
成都体育学院 历史 BB 335 231
6108 成都体育学院 物理 BB 321 238
6110
西华大学 物理 BB 329 246
6112
四川师范大学 物理 BB 342 246
6113
四川农业大学 物理 BB 331 234
6114 成都学院 物理 BB 329 239
6117
西昌学院 历史 BB 337 245
6117 西昌学院 物理 BB 332 253
6118
内江师范学院 历史 BB 340 255
6120
四川警察学院 兼招 BB 340 254
6131
西南科技大学 历史 BB 347 251
6131 西南科技大学 物理 BB 338 239
6144
绵阳师范学院 历史 BB 331 231
6151
乐山师范学院 历史 BB 340 252
6151 乐山师范学院 物理 BB 317 236
6181
宜宾学院 历史 BB 330 233
6181 宜宾学院 物理 BB 323 253
6206
重庆工商大学 物理 BB 347 255
6210
重庆师范大学 物理 B+B 322 235
6212 四川外语学院 物理 BB 351 253
6213
重庆三峡学院 物理 BB 332 240
6215
重庆文理学院 历史 BB 342 250
6215 重庆文理学院 物理 BB 317 229
6221 重庆科技学院 历史 BB 352 271
6302 贵阳中医学院 物理 BB 322 230
6304 贵州财经学院 物理 BB 317 232
6305 贵州民族学院 历史 BB 340 243
6306
贵州师范大学 历史 BB 349 259
6306 贵州师范大学 物理 BB 327 237
6308
安顺学院 历史 BB 330 238
6309
贵阳学院 历史 BB 334 255
6309 贵阳学院 物理 BB 317 236
6310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 历史 BB 324 235
6314 遵义医学院 物理 BB 341 248
6315 毕节学院 历史 BB 326 245
6402
云南师范大学 物理 BB 328 241
6404
昆明理工大学 历史 BB 355 263
6405
云南农业大学 物理 BB 317 232
6407
玉溪师范学院 历史 BB 318 228
6409
楚雄师范学院 历史 BB 319 221
6411 大理学院 历史 BB 344 254
6411 大理学院 物理 BB 321 226
6413
红河学院 物理 BB 308 228
6414
云南民族大学 物理 BB 336 234
7111 西安财经学院 物理 BB 348 252
7112
西安理工大学 历史 BB 358 257
7114
西安医学院 历史 BB 342 239
7121
西安体育学院 兼招 BB 323 238
7138 陕西中医学院 物理 BB 319 226
7140
渭南师范学院 历史 BB 327 238
7142
延安大学 历史 BB 343 246
7167 陕西理工学院 历史 BB 335 248
7202
兰州理工大学 历史 BB 351 255
7203 兰州商学院 物理 BB 326 252
7205
西北民族大学 历史 BB 336 249
7205 西北民族大学 物理 BB 316 238
7302 青海民族学院 历史 BB 332 243
7302 青海民族学院 物理 BB 317 240
7303
青海师范大学 物理 BB 343 254
7403 宁夏医学院 物理 BB 319 234
7503
新疆农业大学 物理 BB 319 226
7505
新疆财经大学 物理 BB 329 248
7511
石河子大学 物理 BB 313 223
7521 伊犁师范学院 兼招 BB 332 246
8570
北京师范大学-
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 物理 BB 344 254
2020四川本科二批次调档线
2020四川本科二批次调档线465分,参加四川省本二批次录取的院校为除本科提前批和本科第一批之外的普通本科院校,共826所,其中文史类院校751所次,理工类院校865所次。
本科第二批次院校所数多、计划量大,经过正式投档前的多次信息交互,四川省积极争取到了部分院校增投计划。截至目前,有157所院校增加计划共1604名。
0533升学网
扩展资料
一、计划满足率高:
平行一志愿投档后,计划满足率为99.34%。其中,本批次文科调档线高于本一批线(527分)的院校共52所,理科调档线高于本一批线(529分)的院校共54所。
二、沿海及四川周边省份是求学热门选择:
从文理科调档线前50名的学校看,这些院校所在地主要集中在沿海省份、四川及周边距离较近省份。
三、医药及经管类院校热度不减:
经统计,理科调档线排名前50名的院校中,医药类院校占23所,可见医药类成为了本批次理科高分考生的首选。
文科调档线排名前50名的院校中,经管类院校共占12所、师范类院校7所、医药类院校7所(其中6所为中医药大学),文科考生的报考呈现多元化。
参考资料来源:
人民网――四川省本科二批次录取开始
填志愿技巧
填报高考志愿是指考生在填报高考志愿时填报自己希望就读的高校与专业时,采用网络填报志愿方式,按当地规定的形式向招生部门和招生院校提交高考志愿表。由于在各省(区市)招生录取的高校较多,所有高校不可能同时录取,于是将不同层次的院校分批进行录取,由此形成录取批次。
录取批次主要分为:提前批、本科第一批、本科第二批、本科第三批(部分地区第二批和第三批已合并)、专科第一批和专科第二批一共六大录取批次。
其中,很多学生和家长最为关心的提前批指的是含军队院校、武警院校、公安院校、教育部直属师范本科院校、空军招飞、民航招飞院校和有特殊要求的院校(专业)。提前批不同于其他批次,在符合该校专业招生要求的情况下均可报考。而最受瞩目的本科一批则是指为教育部直属高校、“211工程”院校、部省共建的原部委重点高校、经批准参加本批录取的高校(专业)。
填志愿技巧
有人说“填报志愿就像第二次高考”,这种说法虽然略为夸张,但却指出了志愿填报的重要性。所以,在这一重要环节中,天天象上为考生和家长们归纳了以下几大志愿填报的实用技巧。
1、认清志愿填报的误区
很多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往往有名校情结或对某个热门专业有“非你不可”的想法,专家指出,这样的志愿填报方式让选择范围变窄,对于那些非本批次高分段考生来说,存在很大的落榜风险。因此,在填报志愿时,要将眼界放宽,不要设限,要结合自身情况,理智选择。
2、仔细阅读招生简章
正式填报志愿时,很多考生就会发现可选择的院校及专业很多,如何判断报考该校或该专业是否能被录取,考生可以仔细阅读该院校的招生简章,了解该校该专业历年的录取分数线,是否是王牌专业等信息,再结合自身情况以判断是否能被该校录取。
3、志愿填报要拉开梯度
天天象上高考专家郭建民老师提醒广大考生要特别注意这一点,尤其是部分将本二和本三合并地区的考生。考生在填报时不仅要在学校之间形成梯度,在专业上也应该拉开梯度。这样的填报方式可以避免因一个志愿落榜而错过其他志愿,使考生被录取的几率增大。
4、服从调剂
填报志愿时可以看到专业最后一栏有一个是否服从调剂的选项。服从调剂的意思是你过了该校的投档线但不能被你所报的专业录取,同时该校仍有专业未录满可以录取你,这样你服从专业调剂了便会被未录满的专业录取,若不服从调剂,该学校便不能录取你。因此,专家建议服从调剂,以防分数已经够了学校提档线,但是够不着专业的录取线,导致掉档或落榜。
高考填志愿知识与技巧
1高考志愿填报指南一:信息搜集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要想报好志愿,首先得搜集信息和资料,做到知己知彼,才能有的放矢。我就先说下搜集信息的内容和途径吧。
一、搜集信息内容:(一般有以下5个方面)
1、政策信息
填报志愿首先要了解招生政策和规定,特别是与填报志愿密切相关的政策和规定。
一个是国家的政策,比方说,教育部每年要发布一些当年高校的招生文件。
还有一个是省的,每个省的都有特殊情况,要特别关注自己所在省市的招生政策。比如录取批次的划分、录取体制和办法、加分照顾政策、录取程序、投档办法、高考体检指导意见等等。
2、招生形势
了解招生形势,有助于整体把握填报志愿的原则和方向,避免主观臆断。招生形势包括当年招生改革的一些重大举措、新的管理办法、本地区各科类报考人数、各批次各科类招生计划数、录取比例等等。
3、招生章程
招生章程是高校有关招生方案、招生计划和录取规则等的政策性承诺,了解学校的招生章程对科学填报志愿有很大的指导作用。招生章程通常包括院校的地理环境、建筑面积、历史沿革、专业设置情况、学科优势、师资力量、院士及教授人数、博士硕士授予权、在校学生人数、奖贷学金的设置情况等等。应尽可能收集并细读自己想报院校的招生章程。
4、批次线和学校调档线
应收集近年各批次各院校在本省(市)录取的第一志愿考生人数、录取的最高分、最低分和平均分,并结合自己成绩进行分析。对于考后知分填报志愿,考生在填报志愿之前还应准确掌握今年本地各批次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了解以上信息,有助于分析预测各招生院校的调档线和自己高考成绩之间的相关性。
5、相关科目成绩
相关科目指的是与所报专业知识密切相关的高考科目。相关科目成绩优秀,有利于所报专业的录取,反之,所报专业的录取机会就会降低。各招生院校在历年的招生录取过程中,根据不同的专业,对高考相关科目成绩可能会有一定的要求,考生在填报志愿时,也应该注意收集研究此类资料和信息。
以上列举了这些,当然还有其它需要了解的,建议各位家长朋友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搜集。
二、学习搜集信息资料有那些途径:
一是省考试院的官方网站,需要必须看而且要常看,它的信息具有权威性、及时性和准确性;
二是看准备报考高校的官方网站,因为它介绍了学校的招生计划、专业计划,还是详细了解该学校一般情况的重要便捷途径。
三是考试院发的《报考指南》、《招生计划》、《招生章程》、《录取分数分布统计》等。
省考试院发的《报考指南》,上面关于政策、条件、加分、怎么录取等原则性、规则性的东西说得很详细,那本书最关键的就是有近三年高校在本省招生的分数统计,可根据前面三年的数据测算今年你所报的这个学校在本省预计的提档线。
需要提醒的是:现在网上信息很多,报刊书籍也多,但要以考试院发的资料为准,那是权威的;参考所报学校的官方网站,那也是权威的。有的学校还开通了网上咨询台和微博,解答问题,也可以打电话咨询考试院或学校。大家还可以看阳光高考网站(
),这是教育部招生阳光工程指定平台。有时间有条件的可以去学校实际看看,咨询一下,那更好。
其它的小道消息,甚至有些报纸做的宣传可能都不太准确,切勿信小道消息和传言。
2高考志愿填报指南二:自我定位
全国两千多所高校,分不同档次、不同性质,每个学校都看,都搜集,那得费多少时间啊,如果咱只想报好自己孩子的,就没那必要了吧。
那如何从这么多的学校里找出适合自己的大学呢?首先要自我定位,划出和自己分数相匹配的大学范围,这样有针对性的去搜集,才能少走弯路,节省时间。
自我定位要有个依据,不能凭想象,本来是三本的水平,只想上985、211也不现实,瞄着这些学校看半天也只能是增加些知识,分数不够人家也不要咱啊,白白的浪费时间。
那如何进行自我定位呢?我的经验就是依照各次大型考试(含月考、质检考试、模拟考试)成绩和名次定位。
一、 各次模拟考试成绩加权成绩
分两种情况:
1、在各次模拟考试成绩有升有降时,采取平均成绩(提醒一下:看成绩升降应看在全校排名的升降,因为每次考试的难度是不一样的,因而不能以绝对成绩看是升是降)。
即:平均成绩=(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4
2、在各次模拟考试成绩基本上升或下降时,则采取加权平均成绩
即:加权平均成绩=第一次x15%+第二次x20%+第三次x30%+第四次x35%
有了这个成绩,就可以和往年的高考省批次线(一本线和二本线等)做比较,就能确定孩子大概能上什么档次的学校了。
二、各次模拟考试成绩的加权位次
1、在各次模拟考试成绩有升有降时,则采取平均位次
即:平均位次=(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4
2、在各次模拟考试成绩基本上升或下降时,则采取加权平均位次
即:加权平均位次=第一次x15%+第二次x20%+第三次x30%+第四次x35%
根据上述方法计算出孩子的位次,然后看往年本校的上线人数。比如:本校理科本一上线人数大概为500人,你的孩子排名为100名,像2012年河北省理科本一计划招生人数为22000多人,那么我们可以计算出孩子在全省的排名约在4400名左右,然后可以根据省排名查出这个排名能上哪些学校。
我去年自己推测孩子的高考成绩时,就是根据上述方法,用高考前四次考试计算出来的。我对孩子的高考预估成绩是640分。按上下浮动20分,即620—660分,就在高考前着重看录取分在620—660之间的大学。结果我孩子12年的实际高考成绩是651分,在预估范围内。
根据上述方法预测孩子的成绩,按上下浮动20分,在这个范围的就算正常发挥,如果孩子的高考分大于预估的最高分,就算是超常发挥,非常恭喜你!如果孩子的分低于预估的最低分,就算失常了。
当然最后的高考成绩才是你孩子的最终定位,由于个人心里素质、临场发挥等原因,每年超长发挥及发挥失常的人都有,但总体来说大多数还是在正常水平范围的,是可以大概预测的,所以我们就可以利用这个方法,划出大致的目标学校。
虽然用这个方法大大缩小了范围,但要一个一个查这个区间的学校,也很麻烦的。
3高考志愿填报指南三:挑选专业
关于报志愿是重学校还是重专业的问题一直困扰着家长和孩子们,我建议除非你的孩子干什么都行,没有讨厌的职业,冲进学校,无论哪个专业都能接受,或者是即使专业不理想能考研改换专业,那就可以把学校放在第一位,否则还是先选下专业吧,不建议一味地追求学校忽略专业。
因为各个大学的专业都很多,虽然录取到不喜欢的专业,可以再转专业,但转专业不是容易的事,一般是按在大学成绩排名,排名前多少位的才有资格申请,申请了还要参加考试,合格的才能转。如果以后转不了专业的话会很痛苦的,因为不喜欢或无法接受专业,厌学、弃学,导致挂科,拿不到毕业证,影响身心健康,自暴自弃,甚至轻生走绝路的屡见不鲜,所以这也是我为什么把选专业放在选学校前面说的原因之一。
选专业我建议先看孩子的兴趣爱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干自己喜欢的事,是幸福的快乐的。如果孩子有自己特别明确喜欢的专业最好,如果没有可以采用排除法选出大概的专业范围。
先选专业还有一个原因是:这种先确定专业范围,再反查学校,倒着选的方法,可以缩小学校范围,因为如果先找学校,而这个学校没有想报的专业,就白找了,耽误时间,下面说说方法和注意事项。
第一种方法:按性格选专业
大致可以分为四类:
一类是性格外向的,爱说、想说、敢说,这种孩子适合报政、经、管等所谓的
社会学科;
一类是性格内向的,不爱说,不想说,不敢说,这种孩子适合学文、史、哲这些研究性的;
一类是动手能力特别强,爱动、好动,这种孩子擅长学工科;
还有一类孩子逻辑思维能力特别强,建议学理科。
家长可以对照着看一下自己的孩子特别突出的是哪一项或者哪两项,根据这个和孩子的兴趣爱好圈定孩子报的专业,这是一种参考方法。
第二种方法:按排除法选专业
我国高校现行有12个学科门类,它们是:(1)
哲学;(2)经济学;(3)
法学;(4)
教育学;(5)文学;(6)
历史学;(7)理学;(8)工学;(9)
农学;(10)医学;(11)管理学;(12)艺术学。
首先让孩子确定是学哪一个大类,大多数孩子还是比较好选的。当选好了大类后,再把大门类下的学科列出来,让孩子选。如果不好选,可以采用排除法,把不喜欢的排除。
当然,家长得找各专业的相关知识给孩子,供孩子参考,不能不了解而随意的选取。名专业相关知识需要了解的内容大致包括5个方面:
1、了解专业内涵
每个学科门类下面设有专业大类,专业大类下是各个专业,共四百多个。了解各个专业的内涵,不能 仅从专业的字面意思揣测专业,也不能道听途说。所谓专业的内涵,指专业培养目标、专业培养要求、主干课程、就业及研究领域等。
不少专业的名称并不能反映出专业的实质和将来的职业。比如,“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信息与计算机科学”这两个专业的名称很相似,但是一个是属于工学电气信息类,一个是属于理学数学类。不论是主修课程还是将来的就业领域都是大不一样。还有一些专业名称很难从字面上了解其专业性质的,比如,
化学工程与工业生物工程属于
化学与制药类,
化学生物学属于化学类。另外,有的专业侧重于与就业挂钩,培养的是技能型人才;有的专业则侧重基础理论,适合继续深造学习。
每个学校对每个专业的培养方向、课程设置、实习要求都有变化。因为每个高校都是面向不同的行业和领域办学。同样的是计算机,有的是偏重网络方面,有的是侧重商务方面,有的是侧重技术的开发,有的是侧重市场运作,有的是侧重硬件,有的是侧重软件。
因不了解专业内涵、混淆专业名称而报错志愿的情况屡有发生。一些考生喜欢选择那些名称好听、时髦的专业,升入大学后,却对所选专业不感兴趣,产生厌学心理。
因此,要了解专业内涵,不要想当然、望文生义,导致以后后悔、痛苦。了解专业内涵可查阅高校的招生章程,也可以看学校招生网上关于专业的介绍。
2、了解课程设置
根据孩子学习成绩和能力定专业,不少专业的主要课程是与高中那些课程关联很大的。如
化学工程与工艺是和化学关联很大的;
土木工程与物理的力学关联最大;电气工程与物理的电气课程关联最大等等。搜集这些内容是为了避免孩子将来上的专业都是自己不喜欢的课程。
在我身边就有这样的例子,我老家有位女孩,学的是土木工程,结果在毕业时,就是因为《结构力学》这门课程没通过,没能及时拿到毕业证,影响到了找工作。后来我问她,不知道土木工程都学什么课程吗 ?她说不知道,只是听说这个专业比较热门才报的,可谁知上了大学,光是力学课程就有四五门,而她中学最讨厌物理了,所以大学期间学的非常艰难。希望大家引以为戒。现在网络这么方便,很容易找到各专业需要学的课程,只需要家长稍微费些功夫就行了。
除了看课程还可以看看专业学习的年限,一般的是四年,有的专业需要5年或更多,如医学、
建筑学等。建筑学,有的学校要求有一定的
美术基础。有的学校是按大类招生的,以后再细分专业,这些都是需要了解的。
3、专业的就业方向
志愿填报的专业,是将来职业发展的第一步选择。大学学习几年,一般毕业后能找到与专业对口的工作,学以致用,是很多人希望的。但如今有不少大学毕业后转行的现象,有的就是因为对专业了解不够造成的。所以报前应该详细了解所报专业以后可从事的工作,就业都在什么类型的单位等,选择孩子喜欢的专业,清楚将来的就业方向,可以扬长避短,发挥自己的优势。
4、专业的就业形势等情况
专业的就业形势会怎样,前景如何?可以先了解所报考院某专业的就业率及就业质量,这些一般可以从教育部公布的专业就业状况、社会调查机构的相关数据、专业所在高校的就业情况、专业行业的统计数据、招聘网站的供求情况等几个方面和途径去了解。
当然热和冷也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是在不断变化的。我们可以用回顾法再根据社会需求、政策变化等来前瞻预估。
5、本专业将来有无读研的必要
现在有的专业本科一般就够了,但有的专业本科就业很难,需要读研甚至读博,如理学的大多数专业,还有
生物工程等,需要继续深造,要不不好就业或就业的单位较差。
关于每个大学专业的内涵、课程设置、就业方向、就业形势可以去高三网专业频道查看
,里面比较详细。
第三种方法 看个人的兴趣、爱好及其它因素等选专业
1、根据孩子兴趣、爱好 志向等选专业,可以用职业测评,看看以后适合干什么,要知道自己大学毕业以后的去向。是考研?是出国?还是要就业?给自己一个清晰的职业定位,别盲目跟风,追求热门。
2、还要考虑自己孩子的身体状况 考生的身体状况直接影响录取,考生应参照教育部和卫生部制订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和自己的体检结果填报志愿,对因身体条件学校不予录取的专业,或者考生不宜选报、就读的专业,要谨慎填报。
3、家庭经济条件 就是看自己的家庭经济承受能力,这也是填报志愿必须考虑的因素,要了解学校和专业的收费标准。有的专业学习年限时间长,有的专业需要资料、材料等,花费比较多;独立学院按办学成本收费,收费比较高,还有中外合办的学校,收费也高,家境较困难家庭需全面考虑后填报。
4、家长的人脉关系 也就是此专业可不可以为孩子将来就业提供渠道支持有个保障。
4高考志愿填报指南四:挑选学校
有了大致的专业方向及定位后,下一步该选学校了。高考填报志愿最重要的是选好目标院校。怎样快速的选出哪些学校是和自己孩子分数匹配的,有自己要报专业的学校呢?我以前用的是很原始的方法,自己一个一个大学查的。
适合孩子分数区间的大学或许有很多个,到底选择那个呢?那就要比较,要比较就得有资料啊,下面就说说,选学校,应该搜集了解哪些内容。
一、 学校的历史沿革
学校的历史沿革就像学校的简历,记录了学校一路走来的历程。关注学校的历史沿革,重点要关注学校名称的变化以及学校发展,有无合并过,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该学校的师资力量和基础设施情况。像在2000年,有许多学校进行了大规模的合并,有的学校合并了一些本来比较差的学校和专业,有的学校的合并则是强强联合,所以要了解所报学校的历史,清楚所报专业的优势和不足。
二、 学校地域因素
地域因素也是大家选择学校时该考虑的。有些孩子不能适应异地生活,在填报志愿时就要多考虑地域因素。
“北上广”这些教育发达地区是很多人向往的,其实一些偏远地方的学校也很好的,如
哈尔滨工业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
四川大学等都是985高校。如果不特别计较地域的话,可以选择这些大学。相对“北上广”,同样的分数可以选性价比更高的大学。是在“北上广”上个211或普通一本还是去偏远的地方上个985,是需要斟酌的。
三、依据学校档次、排名
考生在选报志愿时,要清楚所报院校是重点院校还是一般院校,是部属院校还是地方院校,是本科院校还是专科院校。
判断一个学校是否优秀,有很多客观指标。如教育部指定的“985院校”,“211院校”,“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院校”等等,这些称号是一个学校的综合实力的体现。高考成绩较高的考生可以通过这个指标来比较学校。一般大家是这样认为的:985院校 优于 211+优势学科创新平台 优于 211院校 优于 普通院校。
四、学校历史招生数据,学校历年招生计划数、实际招生人数、最低分、平均分
历史招生数据是选择学校的最重要的参照标准。在据分选学校时,学校历史平均分和最低分是两个重要的参照线。如果考生的分数近似甚至高于学校历史平均分,则录取的可能性会稍大一点。如果考生的分数在学校历史最低分附近,考生就要加倍小心了,最好查到这个最低分的考生去了该学校的哪个专业,当时有无优惠政策等等,避免被一些特殊情况误导。
五、学校的.办学特色,师资力量,校园文化
这是一个学校的办学实力,是衡量一个学校水平的重要标准。 “所谓大学者,非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
教学、科研、师资,以及其支撑学科是否为国家和省级重点学科。
我们可以查看所报大学有多少个院士、博士点、硕士点、国家、省部级实验室,学科带头人。是否设有研究生院,历年的科研经费等,还可以查学校的总体排名和专业排名。
需要注意的是,一些院校属于学科专业性比较强的院校,这时看师资力量时,重点应该放在学校的优势学科上。
校园文化也非常重要,一所有着优秀的校园文化的院校,能给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带来良好的氛围,对学生的知识深造、技能培训、经验积累有很大帮助,环境影响改变人嘛。
5高考志愿填报指南五:平行志愿相关知识
之所以还在这里啰嗦平行志愿的基本知识,是因为有的家长很纯洁,还是白纸一张,没有概念呢。咱先弄明白了平行志愿的投档规则,才能更好的安排学校和专业的顺序。
一、平行志愿的基本知识
实行平行志愿前,采取的是志愿优先的投档、录取原则,简称排序志愿。
现在实行的平行志愿是指在某个规定的录取批次中,考生可填报若干个平行但有先后顺序的院校志愿,然后按“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根据考生高考成绩排序情况和院校志愿顺序进行投档,投出的档案均视为第一志愿,由高校择优录取。
平行志愿对于整体考生是“分数优先按志愿,分数相同看科目”;而对于单个考生则是“逐个检索,一档一投,能投则投,投后不检,无投再检,检完则完”的投档原则和操作步骤。
具体说就是分文史类、理工类将考生按排序原则从高分到低分排序检索,然后按志愿顺序依次检索考生填报的A、B、C、D、E志愿(河北省是ABCDE五个学校志愿,有的省是ABC三个学校志愿),如果考生符合A志愿院校的投档条件,则投档A志愿院校,如果达不到A志愿院校的投档条件,则继续检索后续的B志愿……依此类推。考生档案一旦投出,不再检索考生的其他志愿,也就是说同批次的几个志愿院校有多个符合条件时,也只有排在前边的那个学校有效,不管后边还有几个符合,也不会再被投档,所以要将自己最希望上的学校排在前边。
平行志愿是一个批次志愿多所学校,但只能一档一投。如果这个批次没有被录取,就只能参加本批次的征集志愿了,征集志愿也没被录,就掉档到下一批次了。
当某院校调档分数遇到多名考生总分相同且多于应投考生数时,则依次按语、数、外单科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排序,先比较语文成绩,优先投语文成绩高的考生档案;若语文同分,再比较数学;若数学同分,则比较外语。若单科成绩均相同,则全部投档,这是河北省的情况。
有的省是这样的:文史类的科目顺序依次为语文、外语、数学、文科综合;即总分相同,先看语文;若语文同分,则看外语;外语同分,再看数学;若再同分,则看文科综合。理工类的科目顺序依次为数学、外语、语文、理科综合;即总分相同,先看数学;数学同分,则看外语;若外语同分,再看语文;若再同分,则看理科综合。
不同的省规定可能不尽相同,大家一定要看清自己本省的规定。
还有一个问题是要注意看所报学校有没有专业级差。有级差的,要留出级差分数量。下面简单解释下专业级差;所谓的专业级差是指高校在录取第一专业志愿考生和非第一专业志愿考生时的分数差。
考生的第一专业志愿已录满 (即未达到其第一专业志愿的录取分数),则将其总成绩减去专业级差分后参与第二专业志愿排序;若第二专业志愿也已录满 (即也未达到其第二专业志愿的录取分数),则将其总成绩再减去一个专业级差分后参与第三专业志愿排序,依次类推。
以上就是0533升学网为大家带来的四川本二平行志愿投档线 四川本科二批次调档线,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