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12 08:33:12 | 0533升学网
强基计划 主要科目有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历史。
北大的强基笔试共考三门:数学、物理和化学: 清华大学 2020强基计划笔试共考三门:数学、物理和化学: 浙江大学 笔试成绩与面试成绩按1:2比例折算成学校测试成绩。笔试科目:理学类为数学和物理,基础医学类为数学和化学,人文历史类为语文和历史等等。
强基计划是教育部在取消 自主招生 后,在部分高校开展的 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 (也称强基计划),强基计划主要选拔培养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
聚焦高端芯片与软件、智能科技、新材料、先进制造和 国家安全 等关键领域以及国家人才紧缺的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由有关高校结合自身办学特色,合理安排招生专业。
突出基础学科的支撑引领作用,重点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及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等相关专业招生。
强基计划因为学习的都是基础性的学科,比如数学,物理,化学,很多同学认为基础性的学科就业前景不是很理想。
但是,强基计划是本硕博连读,他重点是培养的基础学科领域的领军人才和拔尖人才,其实,它的发展前景是非常理想的。
2020年 强基计划 落幕已久,对于强基计划2021届家长和考生依然有很大疑虑,明年到底该不该报?强基计划实际培养如何?针对政策,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v:hbqjjh
按照《教育部关于在部分高校开展 基础学科 招生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实施纲要:“强基计划主要选拔培养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通过研究各高校招生简章发现,高校几乎统一口径的提到以下两点:
第一类:高考成绩优异的考生;
第二类:相关学科领域具有突出才能和表现的考生。该类考生须在全国中学生学科 奥林匹克竞赛 全国决赛中获得数学、物理、化学、生物、 信息学 银牌及以上。
河北强基计划解读:强基计划的招生对象更注重对基础学科的浓厚兴趣,更注重综合素质优秀。以下三类考生均符合强基选拔要求: 0533升学网
1、高考成绩优异;
2、学科竞赛银牌+高考成绩良好;
3、学科竞赛奖项+高考成绩优秀。
根据《意见》,强基计划聚焦高端芯片与软件、智能科技、新材料、先进制造和 国家安全 等关键领域以及国家人才紧缺的 人文社会科学 领域。突出基础学科的支撑引领作用,重点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及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等相关专业招生。
2020年已公布的简章信息,高校放出专业基本在上述专业范围,其中部分高校放出了 信息与计算科学 、基础医学专业以及部分工科专业。对上述专业感兴趣的考生可重点关注。
信息与计算科学:清华、北航、南大、 中国科大 、西北工大。
基础医学:北京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复旦大学、浙江大学、武大、华科、 中山大学 。
v:hbqjjh
高校强基计划校考模式以笔试、面试、体育测试为主。也有部分只考面试的高校:上海交大、复旦大学、北京理工、华东师大、天大、中山大学等。
河北强基计划解读:考生可参照高校往年考试进行备考。在高考分数区分度不高的情况下,校考笔试、面试难度都不会低,对于没有竞赛基础的学生而言,可以重点关注只考面试或笔试成绩占比较低的高校。
v:hbqjjh
2020年强基计划高校均要求体育测试,各高校体育测试项目略有不同,其中部分高校明确体测试不合格,不予录取。家长和考生报名前需提前了解。
v:hbqjjh
根据2020年强基计划招生政策,多数高校主要有高考成绩和破格录取两种入围条件。其中破格入围考生不占第一类考生招生名额。
1、大多数考生通过高考成绩,入围高校强基计划。
每个学校高考成绩要求略有不同,有达到一本线、符合总分要求、单科成绩达标三种。大部分高校入围条件就是高考成绩达到一本线。
最后以高考成绩为入围依据,按照从高到低的顺序,各省招生计划数的1:3、1:4、1:5确定入围人数和名单。
2、极少数在相关学科领域具有突出才能和表现的考生可破格入围(五大学科竞赛金银牌),高考成绩需达到一本线。
我们整理了C9院校的入围标准,一起来看看吧!
v:hbqjjh
强基计划报名时间相对充裕,时间大概在20天(最短的南开有11天时间),学校测试安排在高考之后,考生要根据时间合理调整计划。
2021年强基报考关键时间点预测
高校强基计划测试主要考笔试、面试,36所高校中有15所高校仅考面试。考试时间集中安排1-2天内进行,考生在高考后得知自己是否入围,并决定是否参加高校校测。
从今年反馈来看,强基计划校测笔试难度高于高考,接近或等于竞赛复赛水平。面试考试形式多样,多结合时政热点提问、由主考官针对话题或考生报考材料延伸提问等。
由于入围强基的大部分考生高考成绩都比较接近,所以强基计划校测成绩是录取的关键!从今年考核难度看,如果完全没有接触过竞赛知识,也很难在测试中突出重围。
强基计划按照考生综合成绩录取,36所高校中除 南开大学 按照高考成绩90%+校测10%测算外,其余高校均为高考成绩85%+校测15%的比例。
强基计划复试以后确定预录取名单,高校报省级招办审核后,办理录取手续。具体以各省教育考试院政策为准。
强基计划录取是在所有批次之前的,被正式录取的考生不再参加后续高考志愿录取;未被录取的考生可正常参加本省(区、市)后续各批次高考志愿录取。
强基计划按照“一校一策”的原则,高校对通过强基计划录取的学生单独制定培养方案,单独编班,配备一流的师资和学习条件,实行导师制、小班化等培养模式,探索本-硕-博衔接培养模式,对考生来讲都是特别大的福利。
强基计划招生培养一体化、本-硕-博贯通培养、原则上不允许 转专业 。这种模式,就要求高中生在报考前明确自身发展路径, 生涯规划 必须前置。
如果你在其他方面还有疑问,欢迎关注公众号(hbqjjh)后台提交你的问题,我们将全部予以解答。
以上就是0533升学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国家强基计划的考试内容是什么,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复旦大学强基计划考试内容 复旦大学强基计划招生考试包括笔试、面试和体质测试,具体内容如下: 1.招生对象及报名条件: -A类:适用于综合素质优秀、成绩优异的考生。 -B类:适用于在高中阶段获得数学、物理或化学奥林匹克竞赛全国决赛一等奖(金牌)、二等奖(银牌)的基础学科拔尖考生。 2.报名时间: -A类考生可于4月30日前登录复旦大学强基计划报名平台( )进行网上报名。 -B类考生
中南大学强基计划面试内容 1.中南大学强基计划面试内容旨在全面评估考生的综合素质,包括科学思维、创新想象、公民素质、人文素养和学科特长。 2.面试采用站点式考核方法,考生将依次通过五个不同的站点,每个站点对应着对考生不同方面的考察。 3.科学思维站点着重评估考生的逻辑推理、数据分析和创新研究能力。 4.创新想象站点则关注考生的创造性思维、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项目的设计。 5.公民素质站点
湖南中南大学2023录取分数线 湖南中南大学2023录取面试分数线:物理类最低分:573,历史类最低分:595。 中南大学简介: 中南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副部级高校,由原中南工业大学、湖南医科大学与长沙铁道学院于2000年4月合并组建而成。学校有5大校区,其中北校区、南校区、新校区位于岳麓山下,三者总面积接近4000亩,首尾相连,形同一个校园,是该校事实上的主校区。 中南大
国家强基计划是什么意思 1.强基计划,全称为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是教育部实施的一项招生改革工作。该计划旨在选拔那些综合素质优秀或者在基础学科领域表现突出的学生,以培养他们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能力。 2.自2020年起,传统的自主招生方式被强基计划所替代。强基计划关注国家的关键战略需求,包括高端芯片与软件、智能科技、新材料、先进制造以及国家安全等领域,同时也涵盖人文社会科学等人才紧缺领域。
复旦大学强基计划考试内容 复旦大学强基计划招生考试包括笔试、面试和体质测试,具体内容如下: 1.招生对象及报名条件: -A类:适用于综合素质优秀、成绩优异的考生。 -B类:适用于在高中阶段获得数学、物理或化学奥林匹克竞赛全国决赛一等奖(金牌)、二等奖(银牌)的基础学科拔尖考生。 2.报名时间: -A类考生可于4月30日前登录复旦大学强基计划报名平台( )进行网上报名。 -B类考生
2022年强基计划入围名单 2022年强基计划入围名单为: 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吉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 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
复旦大学强基计划考试内容 复旦大学强基计划招生考试包括笔试、面试和体质测试,具体内容如下: 1.招生对象及报名条件: -A类:适用于综合素质优秀、成绩优异的考生。 -B类:适用于在高中阶段获得数学、物理或化学奥林匹克竞赛全国决赛一等奖(金牌)、二等奖(银牌)的基础学科拔尖考生。 2.报名时间: -A类考生可于4月30日前登录复旦大学强基计划报名平台( )进行网上报名。 -B类考生
复旦大学强基计划考试内容 复旦大学强基计划招生考试包括笔试、面试和体质测试,具体内容如下: 1.招生对象及报名条件: -A类:适用于综合素质优秀、成绩优异的考生。 -B类:适用于在高中阶段获得数学、物理或化学奥林匹克竞赛全国决赛一等奖(金牌)、二等奖(银牌)的基础学科拔尖考生。 2.报名时间: -A类考生可于4月30日前登录复旦大学强基计划报名平台( )进行网上报名。 -B类考生
2024-06-16 10:05:13
2024-09-20 01:46:11
2024-09-10 20:13:48
2024-09-19 07:54:15
2024-06-15 05:33:45
2024-06-14 20:27: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