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届生高考报名条件(往届生高考报名以及档案的问题)很多朋友对这方面很关心,0533升学网整理了相关文章,供大家参考,一起来看一下吧!
本文目录一览:
往届生高考报名条件
往届生到市、县(市、区)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报名点办理报名手续,由报名点统一组织考生报名信息的录入。你在08年1月3日带上你的身份证、户口本、毕业证到乐清市招办去报名。
浙江省教育考试院关于做好2008年普通 高校招生考试报名工作的通知
各市、县(市、区)高校招生办公室(考试中心、考试院):
我省2008年普通高校招生考试报名工作定于2008年1月3日至5日进行。本次报名对象为报考普通高校的所有考生(包括文科、理科、艺术、体育、
运动训练、
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单考单招、小语种、保送生等)和报考单考单招高职的三校生。
现将《2008年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考试报名办法》和《2008年浙江省高职(单考单招)招生考试报名办法》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同时要将本通知迅速转发到当地各有关高级中学、中等职业学校。
2008年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考试报名办法
一、 报名条件
(一)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本省户籍人员,具备报名资格: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
2.高级中等
教育学校毕业或具有同等学力;
3.身体健康。
(二)下列人员不得报名:
1.具有高等学历教育资格的高等学校的在校生;
2.高级中等教育学校非应届毕业的在校生;
3.因触犯刑律被有关部门采取强制措施或正在服刑者。
(三)中职学生报名:本省中职学校的原外省籍应届毕业生和外省中职学校的原本省籍应届毕业生,报名时其户口在我省的可以报考。
二、报名地点
考生在户口所在地招生考试机构办理报名手续。有条件的市、县招生考试机构可以接受非本地户口的本省户籍考生报名。
报考公安、军事等有政审要求的院校的考生,必须到户口所在地招生考试机构报名。
三、报名时间
全省统一报名时间为2008年1月3日至1月5日。
四、报名办法
应届生由所在中学办理集体报名手续,并由中学统一组织考生报名信息的计算机录入工作。
往届生到市、县(市、区)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报名点办理报名手续,由报名点统一组织考生报名信息的录入。
报名时,考生需交验身份证、毕业证等有关证件。考生应如实录入报名信息,并对自己所录入内容的真实性负责。
报名科类分文科、理科、艺术、体育四类,其中艺术、体育类考生可兼报文科或理科。
报考艺术类(艺术兼文、理科)的考生,由当地招生考试机构同时发给《2008年浙江省普通高校艺术类专业考试报考证》(以下简称:《专业报考证》)。考生均须凭《专业报考证》和本人身份证,报名参加艺术类招生的各类专业考试。其中,报考
美术类专业(专业考试非素描与色彩科目的专业除外)的考生需参加全省美术类专业统一考试,在取得省统考专业合格证书后,方可参加由高校单独组织的美术类专业考试。报考音乐类专业(包括
音乐学和
音乐表演)全省专业统考的考生,在高考报名的同时填报相应信息、办理相关手续。
报考体育类(体兼文、理科)的考生在高考报名时填报体育专业考试相应信息、办理相关手续;参加体育专业特招生和高水平运动员专项测试、二级运动员加分测试的相关手续亦在报名时同时办理。
所有考生在报名时,均须签订诚信考试承诺书、按规定缴纳报考费、拍摄电子照片。
五、几点说明
(一)思想品德考核、体检、体育专业特招生和高水平运动员体育专项测试报名条件暂按去年的办法进行;
英语听力与面试按《浙江省教育考试院关于普通高校招生英语听力测试问题的通知》(浙教试院〔2006〕71号)规定执行。
(二)政策加分项目及加分值暂时参考《浙江省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实施意见》,具体办法以《浙江省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实施意见》为准。
(三)考生的报名信息库和照片,由各市、县招生考试机构于2008年1月9日前通过FTP直接传至省教育考试院。
(四)考生档案组建由报名地招生考试机构按去年的办法进行。
0533升学网
往届生高考报名以及档案的问题
这个叫复读,现在教育局对高考档案管理特别严格,重新建档这件事几乎是不可能了,想再好好考考的话,还是面对现实,别不好意思回原学校,积极跟高中班主任沟通,去学校把档案办好。档案是要跟一辈子的,不仅是上学,以后工作也用得着,好好努力。
高考报考流程
直接去教育局.你所在地的教育局.如果你是在校生.学校都是会组织报名的.
一般流程: 下面是安徽的,供你参考,湖南的 没找到.不过基本流程都是这样子的.
三、报名
我省2009年普通高考报名时间为:2008年11月15日至20日。运动训练、民族传统体育类考生于11月15日后直接到当地招办办理报名手续。
(1)编制中学代码
各县级招办应根据本考区考生人数和中学情况确定本考区报名点,于11月13日利用省考试院统一下发的用户名和密码登录“报名基本信息网上填报管理后台”录入报名点信息。报名点代码为9位,格式和编码方法如下:
34 □□□□ □ □□
考区代码 报名点类型 流水号
报名点代码原则上与去年保持一致。
(2)编制预报名号
各报名点根据所属辖区招办确定的报名点代码、用户名和密码于11月14日登录“报名基本信息网上填报管理后台”填报本报名点各科类考生预报名号号段,预报名号为14位,格式和编码方法如下:
AH□□□□□□□ □ □□□□
报名点代码后7位 科类 流水号
报名点代码:由县级招办统一编制的9位代码,预报名号中使用后7位。
科类:1-文史,5-理工,3-艺术(文),4-体育(文),7-艺术(理),8-体育(理),9-少年班
流水号:顺序号
如:合肥一中的报名点代码为340101101,则合肥一
中文史类考生预报名号编为AH01011011****。预报名号设置应比实际考生人数稍多,确保有一定余量。
(3)下发预报名号
预报名号是后期采像和编制考生号的顺序依据,各报名点将编制的预报名号按顺序下发至每个考生。各报名点可在资格审查结束后组织考生事先填写《考生报名基本信息网上填报预填表》(附件二),提高考生上网填报信息的效率与准确率。
(4)组织考生分期分批上网填报
各县级招办根据本考区考生人数,并结合设备情况合理安排各报名点组织考生上网填报时间段。既要组织考生按时完成填报,又要避免考生集中上网填报对网络产生过大压力。
各报名点根据自身情况处理好高考报名与正常教学之间的关系,确保考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报名信息网上填报。在考生报名基本信息网上填报期间,各报名点须指定专人负责确保网络畅通和设备正常运转,同时指派熟悉高考报名工作和熟悉计算机操作的人员负责指导考生上网填报。
(5)省考试院数据处理
在基本信息网上填报结束后,省考试院立即对采集的信息进行处理,形成基准数据库,并于11月22日下发单机版电子档案制作程序(以下简称“单机版程序”)。
(6)接收省考试院下发数据
单机版程序不包含数据,各级招办安装单机版程序后通过程序提供的“联机登录”功能从省考试院服务器上下载数据至本地,然后进行采像、打印表卡等后续工作。
(7)考生电子照片采集
考生电子照片采集由各县级招办负责组织实施。
各县级招办可根据考生数量合理安排摄像工作场地。采像时注意合理调配光源和背景,确保人物突出、照片清晰。
考生是否采像是生成考生号的依据,各县级招办和报名点应周密组织,将采像时间通知到每一位考生。
(8)上报照片信息
艺体类考生的照片信息于11月25日16:00前、其他类考生的照片信息于12月10日16:00前由各市招办汇总并严格检查无误后通过专用FTP服务器上传。
(9)生成考生号
考生号由省考试院根据各考区上报的照片信息并结合报名基本信息统一生成。系统根据已摄像考生的预报名号科类和大小顺序自动生成连续的考生号,未摄像考生不生成考生号。
考生号共14位,编码规则如下:
□□ □□□□□□ □ □ □□□□
年份 地区代码 考试类型代码 科类代码 顺序号
第1、2位:年份,2009年为“09”。
第3-8位:省、市、县(市、区)代码(考区代码)。
第9位:考试类型代码,固定为“1”。
第10位:科类代码(1-文史类;3-艺术[文];4-体育[文];5-理工类;7-艺术[理];8-体育[理];9-少年班),均由程序根据预报名号科类自动生成。
第11-14位:顺序号,由程序根据已采像考生预报名号顺序自动生成。
运动训练、民族传统体育类考生考生号第9、10位固定为“79”。
(10)同步数据
考生号编排完成后,各级招办再次利用单机版电子档案制作程序提供的“联机登录”功能将数据下载到本地进行后续工作。
(11)打印、下发《考生号通知单》
《考生号通知单》如附件三所示。
《考生号通知单》由各县级招办负责组织打印并下发至每一位考生。
《考生号通知单》由两部分组成,左边部分由考生本人妥善保存,右边部分为考生填报的报名基本信息,若考生发现信息有误由县级招办统一进行更正。
(12)考生报名资格公示
各县级招办考生报名基本信息采集完成后需对所有报考考生资格进行公示,公示内容为预报名号、考生号、考生姓名、出生年月、户口所在地、考生类别等信息。公示名单使用省考试院下发的单机版软件打印。
各级招办在公示考生资格的同时,须公布举报电话、举报电子邮件等举报途径。
(11)考生报名信息检查汇总上报
考生报名信息由各市招办汇总并严格检查无误后在规定时间通过“报名基本信息网上填报管理后台”提交,同时通过系统打印数据统计表,加盖公章后传真至省考试院。
艺体类考生的基本信息(不含会考成绩和政审信息)于11月29日提交省考试院,其他科类考生基本信息及艺体类考生会考成绩和政审信息于2009年5月13日汇总提交。
(12)后续工作
考生会考成绩、评语录入、报名信息确认和更正均通过“报名基本信息网上填报管理后台”进行,打印报名登记表、体检表、组织体检等后续工作组织方式和操作流程与往年相同。
四、要求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高度重视高考考生报名信息采集工作。各市、县(市、区)招办主任对本考区信息采集和管理工作负总责。各级招办应结合本地实际加强软、硬件建设,精心组织实施,确保所有考生电子档案信息准确无误。
2、严肃纪律,加强监督,落实招生考试工作责任制与责任追究制。各级招办要认真审查考生资格,认真审查考生网上填报信息的准确性,杜绝弄虚作假现象,切实落实考生资格公示工作并公布举报电话。省考试院举报电话:0551-3609538,请一并予以公布。
3、周密组织,规范信息采集工作流程。各级招办应针对考生信息采集工作特点和考生电子档案信息采集过程的新变化,并结合本地实际制定详细的实施办法、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建立健全与信息采集工作相适应的管理制度,加强对相关工作人员的业务和纪律培训,认真落实考生本人签字确认环节。
满意请采纳。
以上就是0533升学网为大家带来的往届生高考报名条件(往届生高考报名以及档案的问题),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