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考资讯 > 正文

备战高考,高三尖子生是如何做到高效学习的呢?

2024-12-05 16:15:40 | 0533升学网

今天0533升学网小编整理了备战高考,高三尖子生是如何做到高效学习的呢?相关信息,希望在这方面能够更好帮助到大家。

本文目录一览:

备战高考,高三尖子生是如何做到高效学习的呢?

备战高考,高三尖子生是如何做到高效学习的呢?

我们都知道,高三学生高考取得成功,需要拥有勤奋的精神,需要掌握科学的方法,还需要良好的心态。对于赢得一分,就超过千人的高考,做到高效学习,掌握科学方法非常关键。

一、踩准学习的节奏

“一年高考三年抓”,竞争必须从基础年级抓起。高中三年就像一场长跑比赛,高一是起步跑,高二是途中跑,高三是冲刺跑。高一年级的任务是培养兴趣、发挥特长,高二年级要科学地安排学习与生活,需要发愤图强,需要挖掘知识的深度和广度,高三年级需要要研究考试,按高考标准进行规范和强化训练。

二、做到有效增分

高三学生需要明确增分方向,就是找到增分点。需要要对错题进行准确定位,找到错题的原因:是属于题型不熟、还是考点不清或者是解法不明。高三学生需要针对自己的学习情况回到教材准确把握考点,需要举一反三地进行习题训练,需要对学习进行反思总结,对题目解法进行梳理。高三学生需要看清知识的盲点、能力的弱项、丢分的原因。

在备战高考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做好最近几年的高考的真题以及高考模拟题等,需要提前熟悉好高考试卷的出题方式,对于高考中容易出现的重点知识上也是自己需要重点把握的知识要点,这也是需要反复记忆,反复演练的。

三、养成有效的学习习惯 0533升学网

取得优异的成绩,高三学生需要养成的有效的学习习惯包括:珍惜时间的习惯、规范答题的习惯、草稿纸使用的习惯、试题分析习惯、错误检查的习惯等。

高三学生需要根据各类考试得分状况安排复习时间,需要养成慢慢审题快快速解答的好习惯,需要掌握检查的正确步骤:复查不是改答案,而是查粗心,查审题的粗心、查步骤的粗心、查抄写答案的粗心。

四、学会科学用脑

学习是一种复杂的劳动,是一种脑力劳动。如果持续用脑的时间过长就会产生疲劳,使人的反应力下降,注意力分散,记忆力减退,学习就会低效率。高三学生需要明白不要长时间学习一门功课,可以安排学习一段时间语文,然后学习数学。语文数学结束后,再学英语等等。

高三学生要想有高效的学习,需要学会科学合理用脑,需要提高自己学习的综合能力。需要充分利用好高考总复习,将学习的重点、难点加以深入思考和整理,提高应试能力,提高学习成绩。

五、学会安排时间

高三学生要合理安排好学习时间,不要总熬夜学习,因为晚上的学习效率是非常低的。晚上熬夜,第二天的学习效率也会非常低的,所以我们尽量把所有功课都集中在白天做好,晚上给自己定一个合理的时间上床睡觉,再等到第二天继续学习。高三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要及时,做到趁热打铁,学过即习,方为及时。我们一定不要在学习之后很久才去复习,这样,所学知识会遗忘殆尽,就等于重新学习。

备战高考的高三的学子们,我们看看取得高考成功的前辈的一句话:

在高三一开始就狠狠地下定决心:除了学习,我什么都不管了,包括不再在乎形象,不再关心天下大事,不再涉及同学纠纷,甚至好朋友来向我倾诉她的感情问题也被我挡了回去,我说我要学习不能分心。

有些话或许不够准确,但是高三学生需要明白:术业有专攻。为了高考,唯有努力,唯有奋斗!

备战高考,高三尖子生是如何做到高效学习的呢?

高考百日冲刺尖子生如何备考

对于高三同学们而言,这个周末将是寒假的最后一个周末。高中阶段的最后一个长假也将在这个阶段后宣告结束。而在这个周末之后,我们距离高考将只剩下110天,除去一些周末的休息时间,我们真正所掌控的,其实差不多就是正好100天的时间。

我们大概可以做这么一个计算,寒假前,我们的学习节奏是每天从早到晚的上课,寒假后我们的学习仍将回到每天从早到晚上课的节奏上来。那么既然每个人的学习都在走相似的轨迹,为什么有的孩子可以考到700分,而有的孩子却要逊色一些呢?

可能这个问题的原因有很多种,比如曾经基础不如别人,比如解题方法没有其他人号。但是无论何种原因,其最根本解释都只有一个——单位时间的学习效果是有区别的。

在经过高三上学期一轮复习之后,同一班级的同学之间成绩差距悄然增大。那么在距离高考100天的时候,成绩并不出色的学生同学们究竟应该以何种方式做最后冲刺呢?

从学生到考生,转换角色

高中的前五个学期,大家所扮演的都是“学生”角色。在这一期间,最主要的任务是打基础,尽可能多的学习各科知识。而进入高三下学期,就是一个需要快速转变角色的时候,需要将自身从“学生”转变为“考生”。这就意味着,我们现阶段最主要的任务已经从“学习”变成了“考试”,谁能在这场转变中赢得先机,谁就在高考的赛跑中抢先一步。

同学们请回过头仔细思考自己的学习方式,自己究竟是“被动吸收”型,还是“主动出击”型?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所能见到的学生中,只有极少数在主动钻研试题,有独立思考习惯。那么这种以题为线索,进而串联所有知识点的习惯,就会让他们逐渐完成向“考生”的转化。而率先完成这种转化的人,就成了我们口中的尖子生。

从做“题”到“做”题,调整思路

高考,是所有学生十二年求学生涯中相当重要的一次考试。同时兼具高竞争、高利害、高风险的大规模选拔性考试,尽管政策变化告诉我们今年高考难度相较于以往,将不会有提升,但是为了选拔优秀人才,命题人一定不会将750分统统送给考生,那么,难点、综合点、易错点都将是高考数学可能会具备的特点。

一位“考生”应该具有怎样的“做题”思路?

我认为,应该是根据题目所给条件,找出通到结果的捷径。

具体说来,题目给出了什么信息?需要我们求什么?要想求得这个结果,上一步前提是什么?将所有信息罗列出来之后,再看这一前提的满足条件还缺什么,然后列出满足这一条件的必要前提,直到题目条件能够代入。这就是利用题目本身求解的过程,也才是考生真正要做的事。

作为一个合格的考生还需要注意一定要抓住考试的本质,在考场上始终要保持中立态度,即试题问什么,我们答什么。尤其是数、理、化及英语的选择题,如果题干没有涉及,大家切勿发挥想象力。举个例子,在做英语阅读时,很多答案看似没有道理,却是正确选项。因此不要凭借“生活经验”和“主观推测”去做推断。

对于理科而言,解答题做题思路主要包括以下三种:

第一,顺着题干意思,寻求问题与条件之间的差异点,如何才能将问题和答案保持一致

第二,寻求达成所求条件与题设相关的必要信息

第三,严格按照题目字面意思分析解题

切记考试考查的不仅是能力,还有思维。其实很多学生的学习能力并不弱,彼此间的能力差距也不大。毕竟能力无非表现在知识点掌握,题目理解和解答清晰度。尖子生与普通生的区别更多在于思维,能够脱颖而出的学生一定拥有成熟的解题思维。

相信,很多同学就会问,解题考查的是什么?是不是把所有题归类,做好总结后就一定能考得理想呢?答案是否定的,可以告诉大家,数学经常能考取140分左右的学生,他们在数学归纳总结所花的时间绝对会比同学们想象的要少很多。可是,为什么他们可以轻松获得理想分数,而大多数同学要为100分或者120分花费心思?其实只有一个原因,那些”140分”的学生经过长期练习,其数学思维已经足够引导他们解决常规问题,就像“条件反射”一般,所以考试的时候,他们并不需要花过多的时间去思考。

把错题做“对”,曲径通幽

很多学生在做错题目后第一时间想的并不是自己为什么错了,而是希望去看正确答案。可是,正确答案真的那么重要么?一道不知如何下手的题,若不去理会错误在哪里,只是一味追求所谓正解。那么我很负责地说,除非是过目不忘的天才,否则,下次多半还是会错。因为正解是别人的,而自己做错了,证明思维有误。追求标准答案,似乎可以在短时间内避免重蹈覆辙,可是却改变不了属于自己的思维习惯,下次见到仍会下意识按照之前的错误思路去思考。

学习没有捷径,但是考试有捷径。当大家用属于自己的思维习惯成功解出多道题时,就会形成答题习惯,从而实现快速做题的目的。因此,做题很重要,做题的方式也很重要。

另外,请同学们在平时小测、练习结束后,思考错题、忘题的原因。不仅是要找到与题直接相关的知识点,还需要包括周边内容。如此一来,通过做题,完全可以将高中各学科知识点串联,形成知识体系。

在掌握知识点之后,请按照自己最初的思路进行思考。比照错题,一步一步修正原先的错误做法,直到将这个做法调整到可以解出这道题为止。一个循环下来,考生将不会形成奇怪、曲折的思路。因为每一步都是自己琢磨的,都是自己“原创”的。将很多小错误删除、更新后,才是查看答案的时间。请仔细比较,自己的解法与标准答案解法究竟有何差别。如此一来,在一道错题上至少会收获两种不同思路。一旦经历了多次训练,无论是自己的,还是“截取”他人的,你都会发现自己思维能力有很明显的提升。

长此以往,脑子里面的想法也就渐渐多了起来,积累到一定程度,也就真切的变成了属于自己的思维。而此时,我们对于每一道题的想法和思路,也一定会比之前多很多。

如果能认真地对待上面所提出的建议,那么考生会拥有扎实的基础和良好的解题思维。经过100天的坚持,那么在高考大战中打一场漂亮的胜仗指日可待。

最后,祝愿每一个高三考生都能在高考中取得好的成绩!

备战高考,高三尖子生是如何做到高效学习的呢?

高考后“尖子生笔记”热卖说明了什么

迷信高考尖子生笔记,是出于一种取巧心理,是一种学习上的懒惰,更大的危害在于窒息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且是知识进步的源泉。”拿着人家的笔记死记硬背,固然省事省力,但也因此就不会再去开动自己大脑的机器,更不会去张开想象的翅膀翱翔。

以上,就是0533升学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备战高考,高三尖子生是如何做到高效学习的呢?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备战高考,高三尖子生是如何做到高效学习的呢?”相关推荐
如何高效备考强基计划校考?
如何高效备考强基计划校考?

如何高效备考强基计划校考? 新一代教育为助力全国各地学生具备冲击强基计划中36所及其他高水平大学的实力,精心设计推出《新一代教育2020年强基计划冲刺班》课程。 【开课时间】2020年07月10日---2020年07月23日 【开课地点】安徽省合肥市桐城路经济广场(同时支持在线录播形式) 1月15日,教育部发布《关于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自主招生不再组织,强基计

2024-10-14 15:37:32
我想寻求往届高考生如何备战高考
我想寻求往届高考生如何备战高考

我想寻求往届高考生如何备战高考 我就是文科生!对于文科生来说,数学普遍是弱项!要想短时间提分,那就学数学,从基础,一点一点来.英语对文科生来说,也是拉分的科目,要想学好英语就得先背单词!别的我就不清楚了,因为我就是吃亏在英语上!文科综合来说,主要是跟住老师的教学步伐!因为毕竟是老师吗!政治,主要是注意答题方法和技巧。历史,没什么说的,就是要多背些。地理,怎么说呢,地理和前两科不一样,地理是一个

2024-11-15 00:31:53
如何换算高考分数的等效位次呢?
如何换算高考分数的等效位次呢?

高考位次分数怎样换算 一种常用的换算方法是根据一分一段表来查找对应的位次,然后再根据往年的一分一段表来找到相应的分数区间。例如,如果你在2023年高考考了600分,位次为13486,想转换成2022年的等位分,可以看到位次在13093与13489之间,那么对应的分数区间在614-615。 另一种换算方法是根据文理科不同来计算,分为两种情况,假设c是本次考试全省排名,a是本省新高考首选物理

2024-08-26 14:54:55
如何做一个优秀的高三家长,真正助力孩子高考?
如何做一个优秀的高三家长,真正助力孩子高考?

如何做一个优秀的高三家长,真正助力孩子高考? 高三学生在备考期间,家长和其他亲属也可以协作做好后勤工作,以确保学生能够专注于备考。 以下是高三学生的后勤工作: 1.营养餐饮:高考对于学生来说是一项极为重要的考试,所以足够的营养是十分重要的。家长应该保证孩子得到营养丰富的食物,建议孩子有规律的饮食时间,并尽可能地避免食物中有过多的油脂和糖份。 2.管理睡眠时间:高三学生备考期间,休

2024-10-22 23:03:17
美术生统考如何备考效果比较好?
美术生统考如何备考效果比较好?

美术生统考如何备考效果比较好? 美术生统考是美术类学生进入大学的重要考试之一,备考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录取情况。以下是一些备考建议: 1.熟悉考试内容:了解统考的考试科目、题型和分值分布,明确自己的重点和难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备考。 2.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每天的学习时间和内容,确保每个科目都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复习和练习。 3.多做真题和模拟题

2024-11-28 20:21:47
末流985和顶尖211,到底该如何抉择呢?
末流985和顶尖211,到底该如何抉择呢?

末流985和顶尖211,到底该如何抉择呢? 如果只能进最后985,可惜进不了前211。前211都是工业类大学(财经类),平均分和中上985差不多。211综合211最多在平均之上。 城市(地区):学校所在的城市对于拓宽视野,提高综合素质,尤其是就业和科研有着重要的决定性因素。为什么北上广成为就业首选?为什么北上广有的211甚至一个都比其他地方有的985录取分数线高?那不是地理优势吗?在北上

2024-09-30 22:45:37
高考结束后应该做些什么,或如何为上大学做准备?
高考结束后应该做些什么,或如何为上大学做准备?

高考结束后应该做些什么,或如何为上大学做准备? 你好,很高兴为你解答。高考结束后的这段假期时间非常长,一定要充分利用起来。 建议将驾驶证拿到手。上大学后会有很多繁琐的事情,如果在此之前就拿下驾驶证,大学假期里将会轻松很多,把时间用来考证,学习技能,岂不是更好的选择吗! 去旅游增长见识,放松心情。备战高考期间,每个人身心长期处于紧绷状态,甚至高考结束后依然情绪紧张。外出旅游就是

2024-10-18 22:03:06
如何高考备考?
如何高考备考?

我读大学4个月,建议我去复读么?我是一名刚来大一的新生,高考只有365分 首先,自考的文凭国家是承认的,自考考试完全是真本事,不像统招生那样得过且过就能混上毕业证,所以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自考的文凭还是比较硬的。当然也不排除社会上一些人和企业会对自考生有一些偏见; 其次,对于想回去复读,我个人认为你要是觉得回去复读之后会有更好的成效,有信心能考上好的大学,可以回去复读,至少你经历过这次折腾之

2024-08-11 17:1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