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2-10 08:02:21 | 0533升学网
符合下列条件的人员,可以申请报名参加高考:遵守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和法律;高级中等教育学校毕业或具有 同等学力 ;身体状况符合相关要求。具有北京市正式户口,或符合《2019年 进城务工人员 随迁子女在京参加高等职业学校招生考试实施办法》规定条件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
或在北京定居并符合报名条件的外国侨民(须持 公安机关 签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永久居留证》)。北京市高考对学籍和会考成绩没有要求,符合以上报考条件就可以报考。
下列人员不得报名
1、具有高等学历教育资格的高校在校生,或已被高校录取并保留入学资格的学生; 0533升学网
2、高级中等教育学校非应届毕业的在校生;
3、在高级中等教育阶段非应届毕业年份以弄虚作假手段报名并违规参加普通 高校招生考试 (包括全国统考、省级统考和高校单独组织的招生考试)的 应届毕业生 ;
4、因违反国家教育考试规定,被给予暂停参加高校招生考试处理且在停考期内的人员;
5、因触犯刑法已被有关部门采取 强制措施 或正在服刑者。
参考资料来源:
北京教育考试院——北京市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
房山区高考本科录取率 2.本科录取率在40-50%之间。据牛求艺网的信息显示,对于房山区的学生来说,如果在全区排名300名以内,一本录取较为稳妥;而全区1000名以内则有机会争取到三本录取(基于考生总数超过2000人的情况下),这表明房山区的一本录取率大约为15%,而整体本科录取率则在40-50%之间。 房山的户口,在外地读书,高考时怎么转回北京,要何手续? 应该在你户口所在地考你是房山的户
外地户口高考需要回户籍所在地吗 法律分析:不是的,只要符合异地高考的要求,是可以在其他省份进行高考的。相关法律规定,改进城区人口500万以上的城市先行落户政策,建立完善积分落户制度;居住证持有人随迁子女逐步可在当地高考。是可以在当地参与高考的,不必回原籍。 法律依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第十条建立居住证制度。公民离开常住户口所在地到其他设区的市级以上城市居住半年以上
湖南高考状元的排名 湖南高考状元排名如下: 2023年湖南高考状元排名未公布。2022年湖南高考物理状元是颜开乐,其最高分698分,历史状元是李语周、最高分659分;2021年湖南高考物理状元是肖茜之,其最高分700分,历史状元是代艺、最高分683分(含20分政策性加分)。 拓展知识: 一、湖南省2022年高考状元 湖南省物理状元,含加分的话状元是桑植县一中邹卓
学籍外地,想回户口所在地高考怎么办? 但是想要回到户口所在地参加高考,你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操作: 首先,了解户籍所在地的高考政策和要求。不同地区可能有不同的规定,包括报名时间、报名方式、如果你想回到户口所在地参加高考,考试科目等。 在报名时,首先需要了解户口所在地的高考政策和要求。填写户籍所在地的高考志愿。通常情况下,通常需要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如户口本、学籍外地的考生可以选择回户口所在地
高考是看学籍还是户口? 考生高考优先考虑的是户口,也就是以户口为准,一般按照有关教育部门的规定,都是先按照户籍所在地进行高考报名考试和录取。所以正常来说,考生要在自己户口所在的省市参加高考考试,本省市的考生先不说,对于外省市的考生而言,很不方便。 学籍和户口的关系,学生在某个学校就读,档案在这个学校里,那么就是有该校的学籍。户籍,就是学生的户口所在地。而办理学籍的首要条件,就是要有当地的
户口在北京学籍在外地怎么参加高考 如果不上学只回来高考,正常在北京教育考试院官网上报名就行了,报名单位要填你户口所在区的考试院,到时去那里登记下信息,发准考证、简章、体检等事都靠他们通知,登记和体检要考生亲自去,报名填档案时,你回京上学了学校也不能写你在北京的学校,你的毕业证没有,就把你有毕业证的小初高填上。记得报名最初要点应届也别点社会考生。公立高中是不收的,只能上私立或高考复读学校,因为你
外省读高中要回户籍地高考吗 现在高考实行了 异地高考 政策,高考户口不在本地也可以参加考试上大学,只要符合异地高考条件就可以在外地参加高考。 异地高考政策规定: 长期在非户籍所在省(区、市)工作、学习的人员,在两地试卷相同的前提下,考生可向工作或学习单位所在地及 户籍所在地 的省级招办提出申请借考。经同意后,可在考生工作或学习所在地的省(区、市)办理借考手续,参加考试。考生答卷的评
外地户口高考回原籍吗 外地户口学生是否能参加高考回原籍?国家高考制度要求考生必须在户籍所在地进行考试,不得跨省参加。但在特定条件下,学生可以异地参加高考。例如,持有居住证的学生享有与当地户籍人口同等的教育、就业、医疗、文化等基本权利。此外,通过连续居住年限和参加社会保险年限等条件,居住证持有者可逐渐享有与当地户籍人口同等的教育、就业、住房、养老、社会福利、社会救助等权利。同时,结合随迁子女在当
2024-09-20 10:12:55
2024-09-10 20:13:48
2024-09-19 07:54:15
2024-06-14 20:27:41
2024-08-28 18:50:07
2024-09-09 13: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