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考资讯 > 正文

取消复读政策都有哪些省

2025-01-09 21:15:17 | 0533升学网

今天0533升学网小编整理了取消复读政策都有哪些省相关内容,希望能帮助到大家,一起来看下吧。

本文目录一览:

取消复读政策都有哪些省

取消复读政策都有哪些省

四川、贵州、云南、黑龙江大庆。并没有取消复读生政策,只是将复读生从应届生中区分开,将其作为社会考生参加考试。同时新高考改革的各省也出台了针对于复读生的衔接政策,只要符合条件的考生就可以报名新高考,其中,复读生不需要从高二读起参加合格性考试,只需要参加全国统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以及选择性考试中的首选科目和再选科目3个科目的考试。具体内容需要参考各省市地区教育考试院发布的最新消息。各大高校可以利用优良的师资队伍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支持我国的社会建设,因此,它们录取的人数正在缓慢增加。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教育部放宽了对考生条件的要求,考生只要拥有高中毕业生,就可以以社会考生的身份参加当地举行的普通高考。所以,2022年国家不可能全面取消高考复读。从当前的形势看,高考复读的存在一定的限制。贵州和湖南省教育厅已经出台政策,禁止公办普通高中招收复读生,河南省则要求被高校录取的考生要遵循规则,选择违约复读会记录档案。由此来看,学生不仅需要接受各地出台的复读政策,还需要适应已经变化的考试情形,复读承担的风险正在慢慢变大。
法律依据
《关于加强基础教育办学管理若干问题的通知》
各地公办高中不得占用学校正常的教育资源举办高中毕业生复读班,也不得招收高中毕业生插班复读”,此后教育部多次重申此规定,市教委也出台了相关文件,提出了坚决贯彻教育部要求的有关规定。但是,个别普通高中仍有举办复读班、招收复读生的情况,各区县教育部门、各高中学校要提高政治站位,加强高中招生管理, 全市普通高中学校不得举办复读班,不得与社会机构联合举办复读班,不得在培训机构以学校名义举办复读班,不得招收复读插班生,新生入学的高一年级不得出现大班额增量,保障高考综合改革的顺利实施,保障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深入推进。

取消复读政策都有哪些省

新高考可以复读吗?

可以的。

截至目前为止,四川省、贵州省、云南省和黑龙江省都已经明确出台了相应的新政策,2021年的高考复读生不允许入读公立高中,也就是说,如果考生想要复读,只能选择去收费昂贵的 私立学校 或者是复读机构了。

河南省也出台了相应的政策,将会限制复读生的志愿报考数量,2021年河南的高考生,如果是在复读的情况下,那么只允许填报两个志愿,不允许同 应届毕业生 具有同样的填报志愿资格。

新高考复读生政策

新高考并没有取消复读生政策,只是将复读生从 应届生 中区分开,将其作为 社会考生 参加考试。同时各省也出台了针对于复读生的衔接政策,只要符合条件的考生就可以报名2021年新高考。

其中,复读生不需要从高二读起参加合格性考试,只需要参加全国统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以及选择性考试中的首选科目和再选 科目3 个科目的考试。具体内容需要参考各省市地区教育考试院发布的最新消息。

取消复读政策都有哪些省0533升学网

高中复读最新政策通知详情 复读生高考报名流程

目前来说,高考失利再选择复读的话政策越来越紧了,而且每年的高考政策说不定会有变化,所以各位准备复读的小伙伴在复读前就要好好了解相关政策及信息,希望大家最后都能考上满意的院校!欢迎大家阅读本文,关注本站即可获取更多精彩资讯!
贵州、四川、云南、黑龙江等地出台了“公办高中校不再招收复读生”的政策,以上省份的“公办高中”虽然禁止招收复读生,但是考生想要复读,依然可以去“私立高中”就读参加高考,当然考生如果足够自律也可以通过“社会考生”的身份参与高考。
新高考复读生政策是什么
新高考并没有取消复读生政策,只是将复读生从应届生中区分开,将其作为社会考生参加考试。
同时各省也出台了针对于复读生的衔接政策,只要符合条件的考生就可以报名2022年新高考,其中,复读生不需要从高二读起参加合格性考试,只需要参加全国统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以及选择性考试中的首选科目和再选科目3个科目的考试。具体内容需要参考各省市地区教育考试院发布的最新消息。
复读生高考报名流程
1、报名材料及学籍号的准备:应届生、复读生,高考报名期间所需材料相当,比如身份证、户口本、高中毕业证等。如果复读是在原来的学校,或者市县统一复读学校,一般情况,学校和老师会协助、提醒考生,提前准备好相应的报考材料。
2、网上预报名要当心:各地参加高考的学生,无论是应届生,还是复读生都必须在网上预报名。注意自己的身份信息,尤其是毕业的高中学校,不要填写自己曾经毕业的高中,而是要根据自己的户籍所在区县,填写某某区县往届生。考籍号的问题,复读生可以填写自己去年的考籍号,号码在自己去年学业水平考试证书的右上角。

以上就是取消复读政策都有哪些省全部内容,更多相关信息,敬请关注0533升学网。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取消复读政策都有哪些省”相关推荐
2023年广东高考复读有哪些新政策?
2023年广东高考复读有哪些新政策?

华南理工大学2020年报考政策解读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等相关法律、教育部相关规定和《华南理工大学章程》,结合华南理工大学本科招生工作实际情况,制定本章程。 第二条华南理工大学招生工作遵循“严格程序、公平公正公开,以考生高考文化成绩为主要依据,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衡量,综合评价,择优录取”的原则。 第三条华南理工大学依

2024-12-29 11:35:42
江西复读政策(美术艺考复读政策)
江西复读政策(美术艺考复读政策)

江西复读政策2022 2022年复读生相关高考政策 1、国内各省教育部都有声明,对待复读生,必须和准高三生录取政策一视同仁,高考不得有克扣分数出现。而对于少数民族来说,加分这一项,每个民族都一样。 2、国内教育部声明,所有的复读生,都和准高三生的待遇是一样的,不得出现偏袒或者不愿意招收复读生的情况出现。不过复读生要明白,国内大部分军事类的大学都是不收复读生的,部分大学也是有这样的规定。

2024-11-12 08:11:14
复读生有加分政策吗
复读生有加分政策吗

高考复读生的最新政策 高考复读生的最新政策如下: 1、改变高考报名方式。从2023年开始,高考报名方式将有所改变。复读生可以在高考报名网站上直接进行报名,无需再次提交复读生资格审核申请。 2、改变高考复读政策。从2023年开始,高考复读政策将有所改变。复读生只需参加高考一次,即可在报名时选择使用复读成绩或者高中阶段成绩。复读生也可以选择报考其他省份的高考。 3、提高复读生奖励

2024-10-18 22:37:17
高考都有哪些省份取消三本了?
高考都有哪些省份取消三本了?

今年高考是否还有三本院校 是分省的。其实本质是没有发生改变的,录取分数也不会有太大的改变的。原来三本要收的钱还是那么多,不会与二本是一个档次的 1、日前,内地多省份2015年高考方案出台,继山东、天津、浙江、福建等省份取消“三本”批次招生后,四川、广西宣布2015年高考将本科第二批与本科第三批合并为本科第二批进行录取,而湖北则宣布将于2016年高考取消“三本”批次招生。如果学校发放的今年招生

2024-09-26 15:54:14
陕西有初中复读政策吗?
陕西有初中复读政策吗?

我是陕西考生,今年可不可以复读 高复专家梳理09新高考知识点 语文 必修课无甚差异,尤其是典范的文言文。增加的内容《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通过暑假补课应该不成问题。 选修课内容的选择标准。浙江省完全是按照有利高考的原则来确定的,《〈论语〉选读》是应和社会上的孔子热和论语热而确定的苏教版教材,《外国小说欣赏》无外乎眼界放开的宗旨,《语言与文字运用》则是非常通

2025-01-08 19:12:23
成都有哪些高考复读学校?
成都有哪些高考复读学校?

金堂中学2022年高考成绩 重本上线586人!二本上线1251人!综合上线1353人! 文科班张静雯同学高考取得611分的优异成绩,理科班胡骞瑞同学高考取得680分的优异成绩,唐文剑、李泽妃同学有望被 清华大学 录取。 北斗班黄谦同学高考取得697分的优异成绩有望被清北录取,北斗班黄宇豪同学高考取得671分优异成绩有望被985名校录取,网班雷浩同学有望被 空军飞行学院 录取。 四川省

2024-12-20 22:44:18
甘肃省高考复读政策 甘肃省普通高校招生省属高校专项计划政策解读
甘肃省高考复读政策 甘肃省普通高校招生省属高校专项计划政策解读

甘肃省高考复读政策 法律分析:变化一:增加了初中毕业满三年即可认定为具备同等学力,可以报名参加高考的规定:“同等学力认定,初中毕业(肄业)满三年(截至2020年7月)可以认定为同等学力”,报名前本人出具同等学力书面说明,户籍所在县(区)教育行政部门审核同意。 变化二:明确了我省户籍学生随外出务工父母在外地学习的考生,如果不符合外省报考条件,可以回我省报名,具体要求是:“具有甘肃省户籍,出

2024-11-04 17:46:53
江苏取消少数民族考生中考加分政策,现在高考还有哪些加分政策?
江苏取消少数民族考生中考加分政策,现在高考还有哪些加分政策?

江苏取消少数民族考生中考加分政策,现在高考还有哪些加分政策? 高考加分政策 一、增加20分 应届高级中等教育学校毕业考生有下面几类: 1、高级中等教育阶段思想品德方面有突出事迹受到省级及以上党委、政府表彰者; 2、高级中等教育阶段获得全初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省赛区一等奖或全国决赛一、二、三等奖的考生; 3、高级中等教育阶段获得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含全国青少年生物和

2024-10-22 03:59:39